84岁的爷爷去北京了。
我的爷爷今年应该是84岁了,说应该是因为不确定。之前我问过他到底多大了,他的生日是哪天,他说不记得自己是具体哪年生的了,更不记得自己的生日,记得没错的话应该是84岁了。
这是爷爷生平第一次去北京。此行不是为旅游,而是去看他姐姐去啦!额,我应该称呼为姑奶奶。这个姑奶奶以前我只在家里的相框里见过。
姑奶奶比爷爷大概大了5岁,马上就90岁啦。
姑奶奶年轻的时候跟随夫家去了上海,辗转又去了北京,以前还回来过几次,后来随着亲人一个个的离世就很少回来了。据说她与我爷爷已有近40年未曾相见了。
暑假里姑奶奶的家人来电话说老人家非要回家乡来看看弟弟。第一次听到别人这样称呼爷爷,我竟有些想哭。
打我记事开始,爷爷就独自承担着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大家长的指责。随着岁月的流逝,他更成了我们这个村子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
于是当我听到别人称呼他为“弟弟”,我才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他也曾是个被人牵挂的少年。
考虑到姑奶奶的年龄实在太大,双方的孩子们都不放心让她老人家长途跋涉。相对来说还是我爷爷去一趟更合适。
于是上个月,在家里忙完秋收后,爷爷踏上了去往北京的探亲之路。
爷爷平时是个爱说爱笑的老头儿,可是在坐上高铁后他却变得沉默了。
他一会儿闭目养神,一会儿低头沉思,一会儿又望向车外,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里竟然去了三四次厕所。后来我想,这大概跟“近乡情怯”是一个意思吧。
终于到站了,竟是姑奶奶拄着拐杖亲自来接的。爷爷颤抖着喊了一声:“姐!”。这一声称呼,我竟听出些许孩子气的味道。姑奶奶哽咽着着应了一句:“哎~”。
此时年近90岁的姐姐紧紧握住了84岁的弟弟的手。二位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都挂着笑,眼角却分明都留下了两行泪。
一路上姑奶奶总是问个不停,家里的孩子都什么样,谁谁谁是否还健在……爷爷总是笑着一一解答。而且姑奶奶总是不肯放开紧握住的手。
终于到家了。开饭了,姑奶奶一个劲的往爷爷碗里夹菜,嘴里总是念叨着这个好吃你尝尝,此时的爷爷宛如一个还未曾长大而需要人照顾的孩子。
姑奶奶带着爷爷去了天安门看升国旗,去瞻仰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遗体,一起来到了长城的脚下合影留念……
原定只在北京呆一个星期的爷爷,硬是因为姑奶奶的不舍呆了半个月。
终于到了要分开的时候,姑奶奶又亲自将爷爷送到了高铁站。分开时,两位老人都没了刚刚重逢时的喜悦与絮叨。
只在上车前,爷爷说了声:“姐,我走了,你快回去吧。”
姑奶奶擦去眼泪答:“嗯。你要照顾好自己。”却坚持不肯离开。
列车缓缓的开动了。爷爷比来的时候更加沉默寡言,他却不再坐立难安,只是一遍又一篇地摩挲着手记与姑奶奶的合照。
也许他们都知道,这应该是他们最后一次的重逢了。他们都老了,谁也折腾不起几个小时的颠簸了,此次的分别也许就是他们之间的永别了。
365极限挑战训练营,打卡第9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