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屯算是我的半个故乡吧,父母年少的时候生活过,我的姨和舅仍在那里,叔和伯也曾住在那里几十年,如今他们已经故去了。在我的记忆里,仍是三十多年前的老屯,而今已经远离了。
我三岁的时候,家里添了弟弟,我妈那时身体不大好,一个人经管不了两个小孩子,于是我就常常住在我的大姨家,一直到7、8岁的时候,才回去上学。所以老屯于我,有大半个童年的记忆。
老屯不大,从东到西,大约二里多长,南北也差不多,就那么一条土路直通东西,别的小路坑坑包包,房子也不整齐,前一个,后一个,盖的任性。屯东头住着我的姨和舅,屯西头住着我的叔和大伯。我常住在东头,西头,只有年节去过,所以说我的老屯,也只是半个老屯而已。
四面环树,屯东头有一个大水泡,死水,大约是天长日久,地势低洼,雨水积多而成的。半个村子的女人夏天来这里洗洗涮涮,半大孩子常来洗个澡玩个水,泡子边还有一排大树,阴凉得很,有柳树,大约也有杨树。伏天热得实在难熬,大人们也有穿得遮遮掩掩,下水洗洗,泡泡暑气的。都是些爷们和上了岁数的娘们。大姑娘,小媳妇,在屯里,还抹不开面子下水的。她们多是去屯西南的一条河,附近没有人家了,也不怕有不三不四的男人瞧了去。记忆里我只跟着去过一回,挺大一条河,十米八米宽吧,从前屯流过来,往后屯流下去,到底多长,不记得了。反正在小孩子的眼里是大河,大人们也不愿意领着我们,怕危险,究竟也没多深吧,从来没听说淹坏过谁。
泡子和河这两个地方夏天去不得,大人们看着,骂着。冬天就是小孩子的乐园了,穿得厚厚的,帽子手套,大棉鞋,一群一群的小孩都在冰面是疯跑,磨出长长的冰道,打出溜滑,一个跟着一个,跟得急啦,三五个倒在一起,笑成一团。后来我们用几块木板钉在一起,下面加了两个矮腿,镶了铁条,做冰车,用圆木钉进铁扦子,磨得尖尖的,撑着冰车,划得飞一样,一圈长长的跑道被我们磨得镜面一样,排着队,孩子多的时候,差不多从头排到尾,一圈一圈,从天亮划到黑,直到大人们不耐烦了,一个个揪着耳朵拎家睡觉去,整个冰面才静下来。
老屯老屯实在是东北最普通的一个村子,房子都是低矮的土房,窗子是木质的,一个小格一个小格的,开的时候,是向屋里屋顶支起的,用绳子挂在一个铁钩上,家家是土锅台,土炕,满地的土,桌椅板凳用久了,有特有的颜色,桌上的茶缸子印着毛主席语录,什么:一颗红心保卫党,向雷锋同志学习……土墙上挂着斑驳的镜子,镜子边也是毛主席语录,家家两口大柜,花花绿绿画着山水,花鸟。柜上瓶瓶罐罐,干净的人家灰少点,埋汰的人家一层灰。冬天的炕上照例放一个火盆,埋个土豆就是小孩的天堂了。能记住的大致就是这些了,若是冬天,烧起柴火做饭,满屋的热气,整个屋子里的人就云里雾里了。
老屯家家户户的屋子实在没什么意思,夏天的院子倒是有趣得很。柿子刚拉红线,我们就能摘下来吃,黄瓜,西瓜,还有香瓜,一个比一个好吃,野生的黑悠悠,黄悠悠,有的地方叫天天,我们常常拿小碗摘了吃,嘴巴吃得黑黑的,有人家种了菇娘和甜杆的,更是好吃,胡萝卜,萝卜拔出来,满口脆。豆角是不能吃的,茄子小时候也好吃。吃够了我们就在院子里捉蚂蚱,扁担勾,还有蝈蝈,刀螂也有,不大敢拿,人家有武器,功夫还了得。蝴蝶我们也捉,有好看的,色彩斑斓的,用针扎了,等干透了就做成标本,没事拿出来比一比谁的是蝴蝶王。蜻蜓我们也是这样做成标本的,不过若说捉蜻蜓,还是屯后小学前边有一趟小树林,不高,矮矮的,蜻蜓成群结队在那里飞,我们轻手轻脚走过去,一捏一个,用线系了肚子,长长的一串线上,都是蜻蜓,也有不小心没拿住,飞了的时候。蜻蜓多半是傻乎乎的,拿一根树枝,不一会就站上一个,当然我们是有咒语的,我们一遍一遍的大声念: ma leng ma leng 落我棍,我棍有香味……现在闭上眼睛,仿佛仍是那个午后,闷热,蛐蛐在草丛中叫着,蝈蝈叫得更大声,一群孩子拿着树枝,认真的大声念着。有点泪目。
小学前边的小树林在雨后,人也是多的,一个一个的蘑菇神奇的冒出来,我们拿了篮子,一路采去,脚底的陈年树叶中,发现一个,仔细看看,还有一圈,蘑菇是成圈长的,大的,小的,一会就半筐,回家用白菜炒了,还有打成蘑菇酱的,我那半筐蘑菇被大姨倒在地上,一会挑出一半,要扔了去,我大声抗议: 不是毒蘑菇,不是带颜色的。被他们嗤笑: 都是狗尿苔。
恍如昨日,老屯也许只存在于记忆中罢。
网友评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