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在一次画展中的视频谈话:
“我这个画册作为静物,墙是平的,画是平的,里面的书也是平的。这个时候进来的人,我看到地上的绳子,看到毯子下面盖的骷髅,然后看到委拉斯凯兹那个厅,法国椅子上坐着一位模拟的,一个西方的黑衣女士。人的形和这个方的画的形都是平面的、三维的,很自然的,都是在对应当中,或者是在一个冲突当中。”
“动静是相间的,绘画对我来说看似静止,它是流动的。没有完全静的艺术,也没有完全动的艺术。”画面中出现一位女画家,她作如上阐述。
陈丹青:“正好就是20世纪以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向全世界散布了一个非常开放的一个思路:各种艺术可以试着在同一场合出现,甚至让他变得越来越暧昧。你模糊了,原先对这一种艺术的定义。我特别喜欢这种暧昧性,而不是寻找它的定义。因为我们通常很难回答,今天,到底什么是艺术。因为Art通常是在古代是指雕塑和绘画,但今天Art的含义远远扩大,它可以是摄影,可以是Digjtal,可以是录像,可以是身体,可以是绘画,可以是你想到的各种美彩。”
我们所书写的文字,也流动的,有无数条线。如果读者达不到一定的水平,或者不能,对作品,沉浸式阅读,他是没有流动性的,他没有曲线,没有烟雾。如果具备这些,那么,这些文字就会对读者发生作用,改变他的思想、心境,进而改变他的身体状态。
如果读者本身不具备这些因素,一部作品对于人来说,就是一件物品,和众多物品相同,它是静止的、哑然的,对读者发生不了化学作用。
那么,日常对文学作品仅作单纯的纸质和电子阅读,于它的普及和推广来说是源源不够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尝试,把小说拍成电影、电视剧,给诗歌谱上曲子,用散文做成微电影或短视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