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很多人没办法走出去,而读书却是不会被限制到的。现代社会各种阅读设备,各种阅读体验,无时无刻都可以阅读。
挺喜欢那些可以博古通今的人,羡慕别人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聊天的时候总有各种的话题可以聊,和什么人都可以聊得来,不仅仅是聊天的技巧,其实还是因为知识面比较广吧。
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沉浸在阅读中,能让书常伴左右,但是却没有这么做。前段时间,看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意识到阅读真得需要捡起来了,女儿的阅读也必须得开始了。
以前也有亲子阅读的想法,家里有几本绘本,但是不能坚持。想起来会读一下,有时候坚持几天又搁置了。女儿语言发育相对比较晚,19个月才开始蹦出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外的一些词,直到22个月左右才开始能说上几个字。
国庆假期以后,带着女儿跟着爸爸来北京。爸爸白天上班,晚上回来也要八点来钟,差不多都是自己带。一个人做家务带孩子,有时候会累,再加上自己心里对自我价值的怀疑,感觉一段日子里,我和女儿都是在较劲。她生气我更生气,她闹我会发脾气,所以她一天哭的次数不清。我陷入焦虑,越焦虑情况越糟,恶性循环开始了。
有心想改变那样的状态,了解到现在正面管教比较火,在京东上找到了《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果断下单。买回来就赶紧看,为了不让自己太累,每天早起看一会儿,十几页左右。每天在女儿起床之前看一点书,自我感觉也很好,学到一点相处的道道,这样一天下来心情也还不错,跟女儿发脾气越来越少,到现在基本不再发脾气。但是我不善于记笔记,有些方法用了,有些就忘记了。我觉得有用,所以又拿起书开始第二遍阅读。这本书可以多读几遍,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在微信读书里接触到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正好也是育儿类,可以结合正面管教一起,很多观点都相通。比如正面管教提倡照料者理解孩子适龄行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说要让孩子自由,不能过多的限制。尹建莉老师的书里,感触最深的是阅读的重要性。小孩子要亲子阅读,大一点要放开了让孩子读,上学以后也不能限制课外阅读,相反要鼓励阅读。于是我给女儿买了一堆绘本回来,开始了绘本生涯。
开始绘本之前,看到有一个朋友给上幼儿园的女儿每天坚持亲子阅读,在朋友圈打卡。我也想记录女儿的阅读内容,没找到合适的工具,就自己用excel来记录每天看的书的名字,是爸爸还是妈妈参与。开始绘本以后,女儿很快爱上看书,可能是以前就已经喜欢上了,而我这个妈妈没有意识到。白天在家也会有几次她提出要看书,或者我会提出看一会儿,我只记录了晚上睡前惯例读的书。
坚持亲子阅读62天,现在女儿25个月,语言能力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成了小“话痨”。正常我们说话她都会学,听一遍就可以学会,虽然吐字不清晰。我也试着给她背古诗,她跟着念下来,没有刻意让她背,怕会扼杀她对古诗的兴趣,所以就想起来了我背几遍,几首来回换着,时间久了新加一首。现在《咏鹅》《悯农》《游子吟》《春晓》《静夜思》《夜宿山寺》基本可以自己背下来,三字经也能背一些。
有一套绘本30本,内容很简单,一张只有一句话,读多了她现在每本书的名字都可以叫出来,有时候会说出书中句子,自己运用到现实中。她爸爸还说她不认识字,不知道怎么记下来,怎么分辨每本书名字的。小孩子应该都是根据图像来记忆,而且他们的记忆力超好。
所以,我说是阅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和女儿一起成长。读了正面管教,我也开始想办法对自己好点,让自己首先是自己,才是妻子、母亲和其他的角色,也很少再跟老公生气了。刚到北京那段时间,可能要一周哭三次,跟老公冷战几次。看书以后,11月和12月都过得很开心。我也在努力看更多的书,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给女儿更好的教育,让我的全职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所以,2019年学习阅读方法,让阅读更有效,让我们的生活始终充满阳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