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初鉴 十四

作者: 南川子 | 来源:发表于2020-10-27 00:58 被阅读0次

引:與其為數頃無源之塘水,不若為數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窮。

南川子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死海汪洋,不若活泉一眼。

引:先生曰:“一日便是一元。人平旦時起坐,未與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時遊一般。”

南川子曰:此心恒古同。伏羲之世人心,与今世之人心,皆一也。所差别者,世俗人情而已。

引:今眼要視時,心便逐在色上;耳要聽時,心便逐在聲上。

南川子曰:眼、耳、鼻、舌、身、意,其用不同,然皆发于心也。无心,虽有其器,不能有其用,

引:“善念發而知之,而充之,惡念發而知之,而遏之。知與充與遏者,志也,天聰明也。聖人只有此,學者當存此。”

南川子曰:弃恶扬善,圣贤之道。然善也难扬,恶亦难弃。人欲横流,难以自持者固不在少。故此实非一朝一夕之功也。

引:澄曰:“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閑思雜慮,如何亦謂之私欲?” 先生曰:“畢竟從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尋其根便見。如汝心中決知是無有做劫盜的思慮,何也?以汝元無是心也。汝若於貨、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盜之心一般,都消滅了,光光只是心之本體,看有甚閑思慮?此便是寂然不動,便是未發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發而中節自然物來順應。”

南川子曰:好色、好利、好名等心,焉能倏忽而去?非日积月累,历练红尘,然后看破红尘者,不能为此也。无所经遇,只是泛泛而谈,此空口无凭也。等进了名利色场,只怕迷的晕头转向,不知自拔也。待有一番经遇,有所不得,方有所得,此时才好割舍放下。

庚子年九月初六

2020.10.22于北京作

相关文章

  • 《传习录》初鉴 十四

    引:與其為數頃無源之塘水,不若為數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窮。 南川子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死海汪洋,不...

  • 《传习录》初鉴 五十四

    引:孟子說性,直從源頭上說來,亦是說個大概如此。荀子性惡之說,是從流弊上說來,也未可盡說他不是,只是見得未精耳。眾...

  • 《传习录》初鉴 六十四

    引:先生曰:“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為子而傲必不孝,為臣而傲必不忠,為父而傲必不慈,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與丹朱俱不肖...

  • 《礼记》初鉴 十四

    引: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 南川子曰:人生天地间,本自昂然挺立,何必臣服于人,屈身为奴。自食其力,虽贫不悔。...

  • 《史记》初鉴 十四

    引: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

  • 《坛经》初鉴 十四

    引:師示眾雲: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淨,人性本...

  • 《传习录》初鉴 六十

    引:先生曰:“吾與諸公講‘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講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諸君聽吾言,實去用功,見吾講一番,自覺長...

  • 《传习录》初鉴 十九

    引:曰:“然則善惡全不在物?” 曰:“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動氣便是惡。” 南川子曰:物无善恶,因人而异。彼以为善...

  • 《传习录》初鉴 十八

    引:後世不知作聖之本是純乎天理,欲專去知識、才能上求聖人,以為聖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須是將聖人許多知識、才能逐...

  • 《传习录》初鉴 二十

    引:又曰:“‘疾沒世而名不稱’,稱字去聲讀,亦‘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意。實不稱名,生猶可補,沒則無及矣。‘四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初鉴 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kt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