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电影漫谈简书电影
冲它敢拍,就值五颗星

冲它敢拍,就值五颗星

作者: Sir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13:29 被阅读14次

印度又一次走到了我们前面。

更可怕的是,这次,不只尺度。

镜头下出现的,终于不再是歌舞升平、鲜花美酒的歌舞宝莱坞;相反,这部罪案剧里的印度,肮脏、丑陋、落后,或者干脆说——

强奸之国。

借着网飞的风,这部美剧真正打磨出了印度荒唐又无稽的一面——

德里罪案 

Delhi Crime

刑侦剧嘛,看什么?

要么是动作盛宴,看神勇警探虎胆龙威大破贼穴。

要么是智力游戏,看机智神探千方百计识破密谋。

要么变态点,看变态杀手怎么变态杀戮的。

要么……就是三者合一。

但话要先说明白了:

这些东西,在《德里罪案》里——

统统,没有。

那肉叔推荐个什么劲?

放心。

相比于展示水面上罪与罚的一角,《德里罪案》更在意揭开水面下更大的冰山面貌。

怎么说?

慢慢来。

《德里罪案》改编自印度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案件之一:印度黑公交轮奸案

说它“臭名昭著”,倒不是像泰德·邦迪(汉尼拔)案那么血腥残忍,杀人又吃人;也不像辛普森案,涉案人员是知名人物。

而是它魔幻现实主义般的荒诞——

2012年12月,23岁就读于印度德里大学医学系的女大学生,在与男友看完电影回家时,上了一辆私人公交车,公交车上包括司机在内的6名男子将其男友围殴后关押在驾驶室,然后将女生拉到车厢后轮奸

轮奸结束后,犯人用铁棍捅入女生下体和肛门,最后甚至徒手把女生的肠子从体内拽了出来,宣称“想给她一个教训”。

魔幻么?

当然魔幻。你说车上一帮人,遇到强奸案默不作声不报警,我稍微能理解那么一点人性在面临危险时的不堪一击。

但这几个人,不仅仅是纵容犯罪的沉默,还干脆就直接加入了犯罪的行列??!!

——你怎么听怎么像是胡扯,可它的的确确就是实打实的事实。

其中四名嫌疑人,时隔5年后,于2017年被法院裁决执行死刑

刚也说了,《德里罪案》的重心,不在于“罪”本身。

主题曲还没开始,就把大家都知道的“印度黑公交轮奸案”善后过程快速拍了一遍。

然后,主角才出场:

德里南区警务处副处长瓦尔迪卡,负责侦办此案。

来张瓦尔迪卡的特写。

嗯,尽管眉宇间露着点狠劲儿,但怎么看这位胖胖墩墩的女士,都跟“神勇警探”这四个字关系不大。

一开始肉叔还当是有反转呢,瓦尔迪卡女士扮猪吃老虎,看起来其貌不扬其实出手就是直逼死穴什么的。

结果……

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她刚出场就遇见在检查岗执勤的警察,躲在路障后面交头接耳,身边呼啦啦过去一片车,一辆都没拦停。

瓦尔迪卡上前一问,更好,有个哥们儿执勤期间还飞了叶子。

她发现之后怎么做呢?

气得半死,也只能打个电话给辖区局长,让他换一班警察过来。

没一点神勇的架势,反倒透着点窝窝囊囊的将就和无可奈何。

平时就已经这样了,那重案发生之后呢?

终于发现这回的强奸案事关重大后,瓦尔迪卡第一时间召集手下各分局负责人协同破案。

谁想到,事发地所在辖区的分局局长电话不接、短信不回。

人间失踪?

错错错,这哥们儿在忙着美甲。

好不容易把人凑齐了吧,美甲局长又撂挑子——

罪案是公交车行驶途中发生的,尽管罪案刚发生时是在他的辖区,但罪案结束,也就是被害者被发现的地方不是他的辖区。

所以瓦尔迪卡指派他主管时,这哥们儿从一开始就不想干:

不行,他们是在其它地方被发现的,那里跟军营交界,他们的人也在这里(让他们负责)

这么说吧,就好像——

所有人都不怎么在意这起案件。

作为最重要的物证,血液、精液样本,甚至连个封签都没有,就拿个油纸袋包一包拉倒。

取证的警察被问:为什么没有封签?

这哥们儿还纳闷呢:

长官,有这个必要吗?

还有最重要的第一案发现场,那辆黑公交车,关键信息都给到警方了,瓦尔迪卡责令在全城设卡搜查符合特征的公交车。

好嘛,执勤的警察随口问司机两句,轻轻松松就放人走了。

(注意,这辆车符合彼时所知的,那辆黑公交的一切特征)。

请法医去发现受害者的所在地勘查取证也是搞笑。

法医们到了现场,瓦尔迪卡手下一位女副警督(注意哦,不是普通小警察哦)都惊了:

长官,我在这样的犯罪现场工作了15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法医来现场检查,这让我感到欣慰。

甚至,瓦尔迪卡自己都有点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女儿嫌弃印度已经烂到根子里了,一秒都不想继续待在国内,只想快点远走高飞去加拿大留学。

瓦尔迪卡舍不得啊,女儿这一去,很可能就像邻居家的闺女一样落地生根,嫁个外国佬再不回来了。

她想劝女儿,一切会好的,一切会好的,德里没问题的。

不,亲爱的,这里在慢慢变好,你只是没看到

事实真如瓦尔迪卡所说么?

当然不。

一句话说吧:

破案过程,阻力重重。

《德里罪案》比一般罪案剧更深入之处,不仅仅是没有浮皮潦草地追求简单的感官刺激,而是——

它不是在讲,几个人的罪,也不是在讲一个人的惨。

它是在追问,追问是谁,在制造悲剧。

警察,警察不太当回事。

民众,底层民众也不太当回事。

好不容易找到司机的线索了,当地贫民窟居民一个赛一个地能编瞎话,就好像这里从来没有过这个人:

法院,裁决正义的法院,在瓦尔迪卡破案过程中就把她揪过来问话。话题最关心的竟然还不是案情进展,而是:

为什么受害者没有被送去最好的医院。

政客,政客当回事也不是因为案件本身——

警方还没什么头绪呢,就看见地区参议员上了电视通报案情。

甚至之后直接联合民间组织开了个问责会议,想借此逼瓦尔迪卡的上司下台,自己掌控警局。

你应该现在就辞职,如果德里警局让我领导的话,会被管理得更好

噢还有媒体,媒体倒挺当回事了。

但——

他们不太在意正义本身,他们在意的是怎么抢先吸引眼球地报道案件,以此赚取流量。

甚至,最终落网的疑犯,他自己也不太在乎。

纪录片《印度的女儿》采访了黑公交案罪犯本人,你知道他怎么说么?

他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自己不应负主要责任。

这一通看下来,肉叔感觉瓦尔迪卡就像个女战士,带着为数不多几个靠谱的人,手持本就不怎么锋利的斧头,向着其实也没那么复杂的真相,一斧斧砍下去——

尽是砍在棉花上,有力无处使。

混蛋,那个姑娘命悬一线,他还想着健身

比这更魔幻的是,别看人人都不在意,但人人又都在行使正义。

媒体和政客为什么着急披露案情?因为他们觉得民众有知情权,是行使知情权正义。

警察为什么没法势如破竹?因为瓦尔迪卡坚持程序正义,不想用逼供之类的歪门邪道。

游行示威严重影响警方办案的人群,也认为自己在行使正义。

等他们(从看守所)出来上法庭,我们就冲过去

在这里对他们处以私刑,这才是正义!

甚至,犯罪者本人都觉得自己“私刑”惩戒在公共场所有过密行为的情侣,是行使正义。

这都怪她那个奇怪的男朋友,因为他那样的人在我们国家都是要下地狱的

说实话,在《德里罪案》里,你几乎看不到什么心思缜密的犯罪过程,也看不到什么疑团被抽丝剥茧的解密快感。

它有的,只是漆黑的一团迷雾。

——被“阻力”和“正义”重重夹击着的一团迷雾。

迷雾里当然没有答案,只有更多的疑问。

就像瓦尔迪卡跟她的女儿,在案件细节逐渐被泄露之后的一次通话。

-你说到重点了,如果你们尽职尽责,这种事也不会发生

-我们也没办法阻止这种事

-这么说,是所有人的错了?

你看,真正吊诡的在这:

是轮奸案更魔幻现实,还是轮奸案之后的事,更魔幻现实?

瓦尔迪卡还怎么破案?

肉叔就不剧透太多了。

只给一点有效信息吧,《德里罪案》片头,是入夜后车流不息的德里闹市区,和人流攒动的德里贫民窟。

辉煌中带着混乱,繁荣中带着破烂地,几近沉默着。

只有沉默,没有答案。

但它足够你猜到——

一切仿佛都没有变过,曙光照亮大地之后,一天过去又是一夜。

——恶之花还会在这沉默里悄悄绽放。

2013年12月24日,平安夜。

一名20岁的女子与朋友在印度南部港口城市卡来卡观光时,被3个男人绑架强奸;

她大声呼救,引来另一伙7个男人,她又遭到其中6个人的轮奸。

事发时,距离“黑公交轮奸案”受害者逝世一周年纪念日,还差仅仅5天。

编辑:邓布利多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冲它敢拍,就值五颗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hl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