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也快到而立之年了,很多事情突然看开了,也更加笃定。
想起小时候,邻居的几个小姐姐。
在我小的时候,她们简直就是偶像一样的存在,长得高,无所不能。跑得快,成群结队地去玩,偶尔带我,能让我乐呵半天。
玩捡石子儿,她们都能通关,一轮又一轮,而我总是第二关就过不了了。就算回家自己练习,也没法通关,现在明白手掌太小,这是无法突破的。
玩跳皮筋,玩弹珠子,玩闯关……这些那时候乐在其中而又过不了关的小游戏,其实都是弱肉强食,以大欺小的游戏。
虽然也曾默默努力过要向他们一样,跳过头顶,跑赢他们~
家庭约束力给我带来一时半会的落后,却变成我默默前进的动力
家庭约束力总是在不经意间,变成孩子的习惯。
小时候,那些男孩女孩们玩的游戏,总是在放学之后进行,从学校玩到某个同学的家里。这些在我妈妈甚至我的爷爷奶奶都是不被允许的。我像个异类一样,放学准时回家吃饭,天黑之前写作业。然后陪爷爷准时看新闻。
一到放长假,我也有时间玩她们的游戏了。我不懂她们又升级了的游戏规则,也没有她们日益精进的技艺。
日子久了,我便不玩了,慢慢也长大了。开始觉得这些其实挺没意思的。
当然,她们也早都不玩了。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们玩游戏的圈子似乎越来越大,大到与我没了交集。
牛逼吹大了,是会伤害弱小的
年前,老家一大爷来城里的看守所见他的孩子。他一直后悔没劝孩子多读点书。
多读书,其实也是在保护自己。上完大学20出头,基本能够明辨是非,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
而那些初中读完就出来的孩子,满腔热血,如果还是穷人家的富二代,一出社会,问题就多了。
过年回家,听得最多的大概就是谁谁谁又开什么车回来了。我们知道现在车是可以付很低的首付分期付款的,但是孩子不懂。
谁谁谁又一年赚几百万了。对了就是那个几百万的孩子,25岁,过年之后也坐进去了。具体搞什么的我也不知道,只是听说。
孩子如果在她们小的时候,听得多的都是这些大话,空话,他们很难静下来好好沉淀自己,思考人生。
我爸同事的孩子,二十出头,没读书,啥也不会,工厂嫌累。看着别人去外省做生意回家建别墅,拿着爹养老的几十万去灯具城开店。两年下来,血本无归,还欠了高利贷。
大学毕业之后,我做过许多工作,那会也想过创业,但是与人打交道,猜测人的心理,以及如何拿下不同的人,确实不是我的强项,放弃了,现在想来,销售是最锻炼人的。
父母谈及的东西都是会被孩子吸收的,尤其是当孩子还没有分辨是非能力的时候。
如果父母关注国家政事,孩子也会是关心国家大事的。
我小时候,就特别佩服我同桌,军事武器他都懂,说得头头是道,四年级的时候,反正我不懂现在还是不懂。听说他爷爷是部队领导。
如果父母关注成绩,关心高考,那孩子也一定会以父母的目标为目标。
至少为人子女,都会有那么一两个朴素的愿望,比如希望变成父母的骄傲。
如果妈妈关注美妆,擅于交际,擅于表露自己美的一面,孩子也一定会是落落大方举止得体的。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技能要远远优于会读书的吧~
无论是看似很厉害的本领,还是有很多很多的钱,有时候是努力可以得到的,而有时候,是需要机遇,需要开窍,需要等待。
而立之年,而立之时,不紧不慢,越发喜欢想得多,也看得透的自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