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三十

中庸三十

作者: andy言道 | 来源:发表于2020-12-17 07:05 被阅读0次

其三十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有言:宇宙中的事物都是具有相对的辩证统一性的。有无相生,虚实相间,动静相接,外内相比,高下相倾,长短相形。是以,当我们确定了美之所以为美,那么也确定了丑之所以为丑,就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对比出了什么是美。同样的,当我们确定了什么是善,也就确定了什么是恶,就是因为有恶的事物存在,从而对比出了什么是善。因此,美丑、善恶、是非、利害、损益等等,都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成对出现的相对事物,有正必有反,无正亦无反。这是人类社会中的现象,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也包含自身的客观规律。但是,这些人为的现象,是人确定了善恶、是非、美丑、利害的标准,这就一定会有个人标准和社会标准来判断和比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而且这个标准会与时俱进。

圣人法天地之道以为至善之门,所以为善不止,去恶务尽,能够利天下而生生不息,教化不辍,所以其善恩绵远而流长,至今不绝如缕。君子效法之,追随之,鼓之舞之以期超凡入圣,登于道德之门尔,止于至善之境尔。所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者,自修也。所以君子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者,力行也。修行不已,至善可致。而且君子必须以,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为自己的方法和目标。不尊德性不足以修身,不道学问不足以明道,不致广大不足以容众,不尽精微不足以神明,不极高明不足以虚无,不道中庸之道不足以和同。所以真正的君子一定是循道顺理,与时消息,能够明且哲,全身保性者也。

相关文章

  • 中庸三十

    其三十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

  • 《中庸》(三十.知法)

    题解 本章有三个层次。首先从人类历史看孔子。尧舜和文武都是儒家推崇的...

  • 中庸

    十有五志于学,学自礼始;三十而立,立于礼;礼之用,和为贵,和即中庸;中庸之道,孰几无错乎!

  • 详解《三字经》目录

    一、缘起 二、性善 四、教子 六、学义 二六、中庸 二八、孝经 三十、易经 三一、尚书

  • 《中庸第三十章》

    【原文】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zai),无不覆帱(dao)。辟如四时之错...

  • 27岁自述

    混迹江湖,四年有余,三十不到,逾近中庸。油诗两首,自勉之。 《27岁生日自述》 其一 人近三十脑子忙,脑子不忙精子...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69

    “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始言一理就是,他把《中庸》整個一篇作了一個梗概的說法。《中庸》一共三十...

  • 《中庸》译文集 三十 至诚之道

    原文: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

  • 中庸·第三十章并译

    中庸 · 第三十章 作者:周.子思 译析:石宏博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

  • 《论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中庸之道,为中庸之人所易行。中庸之德,为中庸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三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ne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