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753803/40cf05b1c4517ff6.jpg)
其三十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有言:宇宙中的事物都是具有相对的辩证统一性的。有无相生,虚实相间,动静相接,外内相比,高下相倾,长短相形。是以,当我们确定了美之所以为美,那么也确定了丑之所以为丑,就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对比出了什么是美。同样的,当我们确定了什么是善,也就确定了什么是恶,就是因为有恶的事物存在,从而对比出了什么是善。因此,美丑、善恶、是非、利害、损益等等,都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成对出现的相对事物,有正必有反,无正亦无反。这是人类社会中的现象,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也包含自身的客观规律。但是,这些人为的现象,是人确定了善恶、是非、美丑、利害的标准,这就一定会有个人标准和社会标准来判断和比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而且这个标准会与时俱进。
圣人法天地之道以为至善之门,所以为善不止,去恶务尽,能够利天下而生生不息,教化不辍,所以其善恩绵远而流长,至今不绝如缕。君子效法之,追随之,鼓之舞之以期超凡入圣,登于道德之门尔,止于至善之境尔。所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者,自修也。所以君子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者,力行也。修行不已,至善可致。而且君子必须以,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为自己的方法和目标。不尊德性不足以修身,不道学问不足以明道,不致广大不足以容众,不尽精微不足以神明,不极高明不足以虚无,不道中庸之道不足以和同。所以真正的君子一定是循道顺理,与时消息,能够明且哲,全身保性者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