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三十.知法)

作者: 袖舞清风666 | 来源:发表于2019-11-04 14:08 被阅读0次
《中庸》(三十.知法)

                                    题解


        本章有三个层次。首先从人类历史看孔子。尧舜和文武都是儒家推崇的榜样。尧舜仁慈孝友,不以天下为己私,贤者当之;文武除暴安民,以德治天下,天下颂之。他们都有高尚的道德,都是孔子学习的对象,孔子不少思想原则是从他们那里继承而来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两句话,成了道统论的雏形,屡被后儒所称道。

        其次,从自然界来看孔子。自然界最广大的东西莫如天地日月,孔子与天地比肩,与日月同辉。

《中庸》(三十.知法)

        最后,用“万物并肩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比喻孔子的博大宽容,用“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来形容万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万物活活脱脱地生长,天地无声无息地化育,这就如同圣人的道德作用。这里是把孔子描绘成中庸之道的典范,从《中庸》本身的结构来看,这也是从理论到实际的过渡了。

《中庸》(三十.知法)

        天地的伟大之处,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因为孔子与天地比肩,与日月同辉。这一章以孔子为典范,盛赞他的德行,为学者塑造了一个伟大、崇高而不朽的形象,使他流芳百世而成为后代人永远学习与敬仰的楷摸。这就是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圣人。

《中庸》(三十.知法)

                              原文(译文)


        仲尼祖述尧舜(1),宪章文武(2),上律天时,下袭水土(3)。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4)。辟如四时之错行(5),如日月之代明(6)。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7)。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中庸》(三十.知法)

        (孔子远宗尧、舜之道,近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就如同天地那样没有什么不承载,没有什么不覆盖。又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月的交替光明。万物共同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纯朴。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啊!)

《中庸》(三十.知法)

                                      注释


(1)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行为或学说。

(2)宪章:遵从,效法。

(3)袭:与上文的“律”近义,都是符合的意思。

(4)覆帱(dao):覆盖。

(5)错行:交错运行,流动不息。

(6)代明:交替光明,循环变化。

(7)敦化:使万物敦厚纯朴。

                                  旁注


                          【朱熹旁注】

        右第三十章。(上面一段是第三十章。)

《中庸》(三十.知法)

相关文章

  • 《中庸》(三十.知法)

    题解 本章有三个层次。首先从人类历史看孔子。尧舜和文武都是儒家推崇的...

  • 中庸三十

    其三十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

  • 做主人还是当奴隶?

    王建平:《感知法则与自然法则》 感知法则决定存在物属性、范围、形态及关系,感知法则就是事物存在的尺度。人们将感知法...

  • 中庸

    十有五志于学,学自礼始;三十而立,立于礼;礼之用,和为贵,和即中庸;中庸之道,孰几无错乎!

  • 知法?用法?

    知法?用法? 一、调查背景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建设法治中国,离不开每个公民...

  • 短诗:为法院而歌

    为法院而歌 都说法官槌定妍蚩 哪知法官慎微律己 都说法官冷峻威仪 哪知法官也有柔情函毓 都说法院威严大气 哪知法院...

  • 详解《三字经》目录

    一、缘起 二、性善 四、教子 六、学义 二六、中庸 二八、孝经 三十、易经 三一、尚书

  • 《中庸第三十章》

    【原文】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zai),无不覆帱(dao)。辟如四时之错...

  • 自尊

    自尊 自立 自强 自爱 学法 懂法 知法 守法

  • 细雨微风

    细雨微风 踱步园内 知法守法 太阳花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三十.知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qd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