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电影
看《无问西东》这部电影,缘于以下几个原因:二十多年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了,突然心血来潮地想安安静静地坐在影院,在那种很有氛围的时空里去感受和享受一下;有身边的同事朋友看了,反馈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各种媒体热热闹闹地大力宣传早已耳闻,特别是关于清华,关于梅贻琦,关于民国那些年……
看过已有一周时间,迟迟没有动笔。原因是不知如何去评价。网上关于它的话题太多太多了,关注点从“一代人的芳华” 到 “一群人的脊梁” ,再到 “一个民族的兴旺” 和 “一个家庭的和睦”,七嘴八舌,五花八门。
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地位、文化、眼界、知识面、想象力……,很多因素决定着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解读。
说实话,以我的有限知识和一根筋的思维习惯,两个多小时时长的电影,足足有一半时间是看不懂的。
听从我心,无问西东四个故事,以跳跃的思维和穿插的叙事方式展开。习惯了四平八稳、按部就班的脑筋,一时间转不过弯儿来。一直在追问身边的女儿:看懂了吗?这是谁啊?和前面那个人什么关系呢?惹得她对我一脸嫌弃。
深夜回家的路上,一家人热烈地讨论之后,基本明白故事梗概。
用我一贯的正序方式来解读,这四个故事:从时间顺序上由民国——文化大革命——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从人物关系上由梅贻琦——吴岭澜——沈光耀——陈鹏——王敏佳——李想——张果果——四胞胎;从人文情怀上由国到家,由小我到大我。
电影开始于二十一世纪今天的和平年代,没有硝烟和战争的太平盛世,却有着人性和利益的纠结冲突。这是一个不需要攘外的好时代,也是个极易令人迷茫和迷失的坏时代,外面的世界给了我们太多的诱惑:金钱、利益,名誉……
电影继续于民国时期,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寡言君子”梅贻琦先生,给迷茫的青年吴岭澜以看似平淡通透的点拨:
什么是真实,做什么和谁在一起,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这种自由、民主的“清华精神”,一代代地在清华人传承,从吴岭澜再到沈光耀、陈鹏、张果果。
据说,这部李芳芳导演的电影,原本是为清华百年校庆而制作,由于不知什么原因的历时六年的审核,演变成了一部关于清华的文艺片。
听从我心,无问西东2.关于大学
时至今日,清华大学依然是与北京大学齐名的国内一流学府,是多少学子和他们背后的家庭所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如果同事同学家孩子有谁考入清华,那个关于“别人家孩子”的话题一定被津津乐道好多年,艳羡之情不知觉地流露。
水木年华 “民主、自由” 的精神,不知在今日的清华园是以怎样一种形式或姿态被潜移默化传承着或改变着。民国时期从清华园走出的大师们,却是令多少后人敬仰和汗颜。
有人曾说过,民国时期是最坏的时代,内忧外患,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的动荡中;也有人说过,民国时期是文人墨客们最好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任人唯贤,文化界无党派色彩,“为教育而教育,为文化而文化”,宽松的氛围给文人以充分自由的空间和想象。
梅贻琦先生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那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师,他们学富五车、学贯中西、学识渊博、人格高尚、声望素著。
他们之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朱自清、闻一多、陈省身、钱钟书、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华罗庚,也有默默无闻的吴训有、王竹溪,更有如雷贯耳的八位“两弹一星”元勋和众多中科院院士,诺贝尔奖得主。
电影里西南联大师生在战火纷飞中辗转野外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在倾盆大雨中断壁残垣静坐听雨的从容淡定,是那个大师辈出时代读书人的真实写照:真心,正义,无畏,同情。
他们不拘泥于小节,洒脱而笃定。他们“无为而治”,遵从内心。即使“华北之大,放不下一张课桌”,他们依然相信,依然坚持。
他们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反观如今之教育现状,各种办学的大学越来越多,批量生产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文凭越来越多,规模化教育所谓的“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不知有多少残次品和废品从大学流出?
校园的高楼越来越豪华,设施越来越一流,经费越来越充足,人心却也越来越浮躁。教育早已忘记它“大学教育之重,在于人格”的初衷。
被世俗左右和腐化了的个别教师,早已忘记要为学生“修养、意志、情绪”树立楷模的责任。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自杀事件,虽是个例,却又不是个例;论文抄袭事件层出不穷,没有最稀奇,只有更稀奇。
吃瓜群众的三观不断被刷新。
时代急需一批能沉下心来,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笃定从容之师,给迷茫的年轻人指点迷津、滋养心灵。
3.关于国与家
影片重彩墨地描写了两个家庭:沈光耀和王敏佳高中老师许伯常。
沈光耀出身显赫的“三代五将”名门望族,母亲极力反对他参军,为了儿子平平安安过此一生。
生不逢时的富家子弟,在国家危难之时,舍小家取大家。就像“赴一场盛宴”一样,去“赴一场劫难”。
据说,剧情此处让很多人落泪。我没有落泪,却被深深震撼。处于和平时期的我们不能感同身受那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许处于同样的年代我们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但,有一种精神必须值得我们去尊重,去敬仰。
这也是导演要表达的家国情怀。
许伯常家庭是一个悲剧,它不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悲剧。这样的故事渊源流传,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生生不息地存在着。
悲剧的男女主人公守着一份“执念”,一份至死不渝的执念,一份一方不放弃,一方不妥协的执念,最后玉石俱焚,兔死狐悲。
同时代的鲁迅原夫人朱安,守着那份执念一生平安,她的心安吗?浪漫诗人徐志摩的原配张幼仪,放弃了那份执念,她的后半生多姿多彩,不也仪态万千吗?
忘不了习惯了冷眼对待妻子,眼睁睁看着心灰意冷的妻子跳井自尽后,许伯常那一声声绝望冰冷地呼唤。
这结局,也许就是他要的“改变”。
电影开始于“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艰难。”
电影结束于张果果理性地选择,也许那是导演需要的一个美好结局而已。至少,她给了一个“世道很艰难,世界还美好”的希望。
4.电影以外的电影院
没有被沈光耀自杀式报国感动的落泪,却在最后被电影院里的观众感动。
能赶着热映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大多是像女儿一般年龄的孩子们,我们这些大叔大妈只不过凑个热闹。
电影最后,剧幕打出介绍杨振宁、王国维、陈寅恪等一批清华学子即后来的大师们。播映室鸦雀无声,没有一个急急地早退。我相信他们和我一样,怀着一种由内心而发的敬意,自觉地向大师们膜拜。
对学术和学者的起码尊重,而不是对戏子的盲目崇拜,是正在成长的年轻人们给予时代的希望。
以电影中这句话结尾,共勉:
世俗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无论外界的社会如何跌宕起伏,都对自己真诚,坚守原则。内心没有了杂念和疑问,才能勇往直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