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天才”,很多人自然都会想到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人,比如:爱因斯坦、牛顿、柏拉图、老子、达芬奇等等,他们都是“天降之才”,是百年甚至千年不遇的奇才,他们天生资质超于常人,注定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角色,而我们普通人只有做做“天才”的梦罢了。
在美国有位作家叫丹尼尔·科伊尔(Daniel Coyle),他通过走访世界各领域大量的“天才”式的成功者,研究发现大多数“天才”们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他把“天才”们的成功之道归纳整理在一本叫《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书中,概况来讲一共有六个字——“精深、激情、伯乐”。

一、精深
精深指的是“精深练习”,什么是精深练习,按书中的说法指的是:朝着既定目标挣扎前进,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不断犯错并改正,最后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敏捷自如。精深练习的关键点在于需要不断犯错,原理类似一个被蒙上双眼的人,在屋子里需要不断的碰撞才能找到出口一样。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美国空军飞行训练器、巴西足球就是通过精深练习取得的成功。
在我们人的身体上还有一种物质和精深练习有关,神经学家研究发现包裹在神经纤维表面有种叫做“髓鞘质”的物质,髓鞘质的多少决定了人们学习技能的快慢,而精深练习就是产生这些髓鞘质的加工厂,这也是那些“天才”们成功的微观因素。那么需要多久可以让身体产生足够多的髓鞘质,让人能够掌握天才般的技能呢,作者引用了埃里克森的“一万小时”理论,给出了一个计算公式:精深练习×一万小时=世界级技能。
具体如何实现精深练习呢?作者告诉我们一共有三个步骤:
1、组块化:整体吸收、分解组块、放慢练习;
2、重复练习:持续有效率地练习;
3、尝试体会:选定目标、努力争取、评估差距、回到初始步骤。
这三个步骤看起来有点像中国的书法学习,一开始要统观全局,了解大师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然后分解练习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最后不断注意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弥补不足,才能掌握一门书法的技巧。
二、激情
天才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激情”。伟大的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历史上每一个伟大的权威时刻都是热情的胜利。可以说,激情是促使天才成功的动力燃料,也是精深练习的能量来源。
那么激情从何处来,作者把它称作“信号”,而这个信号指的就是“目标”,例如:“我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目标有时候是我们内心自发,有时候也需要外部环境激发出来。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一个美国“KIPP学校”的成功教育案例,方法和国内的某知名中学类似,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激情和精深练习来取得惊人的成绩。
三、伯乐
说到“伯乐”,我们自然会想到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那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说天才的成功离不开激情和精深练习,那么伯乐就是点燃天才的激情,确保天才得到精深练习的那个人,而这样的伯乐具有共同的特征:强大的知识矩阵、敏锐的洞察力、简明的指示、不可阻挡的魅力。
就像伟大的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提到他的恩师、名人堂教练迪恩-史密斯时说的那样:除了父母,在我生命里没人比史密斯教练对我产生更大的影响。对我而言,他不仅是一名教练,也是我的导师,以及我生命中的第二位父亲。他总是在我身边,除了教导我篮球方面的知识外,还教会我生活中的点滴。我的心与史密斯家人同在。史密斯对球员、教练组,以及整个北卡都有极大的影响。
当然,我们的人生中未必会遇到像乔丹恩师那样伟大的“伯乐”,但是孔圣人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书籍和身边的人同样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尤其是现在网络教育平台层出不穷,想找到适合自己的教程也并不难。只要我们选好目标并按照方法加以精深地练习,我相信总有一天幸运之神会降临,即使成不了天才至少也能成为人才,连捡垃圾的流浪汉都能成为国学大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下功夫学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