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影飘摇
给读我文章的朋友们
2018年6月11日 星期一 晴
先讲一件事,最近读到一篇文章,作家迟子建的散文《两个人的电影》。
作家的母亲一直住在老家,极寒的漠河北极村,一次因身体不适,被作家邀到哈尔滨小住。白天作家看书的时候,母亲也看书,最爱看《红楼梦》,反复看,熟知哪个丫鬟是哪个府的,主子是谁。母亲说《红楼梦》最好看的是前两卷,有趣,耐看,她不喜欢后来的故事,尤其对高鹗的续文不能容忍,说高鹗不懂趣味。
作家为了让母亲在哈尔滨的日子过得丰富些,想办法带她去商场、饭店、植物园、大剧场等地方逛。有一次作家要带母亲去刘老根大舞台,母亲开始就抵触,说:“那东西有什么看头?就是耍嘛!”结果看到半程,母亲就忍不住出来了,受不了那种低俗喧哗。出来不远是文化宫,看到王全安导演的《图雅的婚事》在上映,作家知道这部电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奖,两人就买了票。结果,这场电影就只卖出了她们母女的这两张票,放映厅竟然给她们放了。母亲看着银幕上出现的蒙古包、羊群和淳朴的牧民,感概地说:“这是真景啊!”母亲对有些大片中电脑制作的假景很反感。
从文化宫出来,见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员与观众互动热烈,掌声如潮。母亲叹息着对作家说:“我明白了,你写的那些书,就跟咱俩看的电影似的,没多少人看啊。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刘老根大舞台一样,看的人多啊!”作家很难过,也很感动,她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至少有母亲在,她就不是一个人。
在做后面的讲述之前我必须声明,迟子建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同是东北人,同是女性,我甚至崇拜她的文笔。于我,她是立在茫茫大海上的灯塔,是我前进的方向,我永远不敢望其项背。
今天我只想借作家上面的那篇文章表达一种情怀,我感谢一直关注我的简书账号、微信公众号,一直读我文章的朋友,真心的感谢!我没有作家的笔力,寻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
很多作者都说,我最好的文章是下一篇,可我不敢说,我没有信心,我更不敢称自己是作者。最要命的是,即使写得不好我还不想放弃,而且还不考虑受众,只想按自己的心思写。每一篇都觉得不好,却又不知道怎样让它好。写文章是一件很孤独的事,可写作者又多虚荣,希望自己呕心沥血写出的东西有人喜欢,至少有人看一眼。
人总是自我矛盾的。说实话,对自己写出的文章,一经发出几乎不再重读,嫌它丑陋,不忍直视。从小喜欢读书,后来喜欢写文章,但真正开始练习写,还是在2016年8月份申请简书账号之后。写了一年多,不是很勤奋,写得也不好,好在对自己这一爱好有清醒认知,没有更功利性的目的,不急不躁地一直坚持着。去年申请了个人微信公众号,直接的目的是给写出的文章标原创。那些文章就像自己的孩子,无论聪明与否,漂亮与否,优秀与否,都是自己的孩子,身上有自己的心血和气息,要倾尽微力来爱护,来保护。
对于很多朋友的支持和鼓励,我心里一直感激着。大家都很忙,我经常想,把这么破烂的文章拿出来,还希望有人花时间来读,简直就是罪过,生活中比自己文章有趣的人和事太多了,凭什么要人家来在自己的文章上浪费时间?
在迟子建母亲眼里,迟子建的书尚抵不过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吸引人,我的文字算什么?但我同作家的心情一样,深感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你们。
至于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和那部只有两个人看的电影,无所谓孰是孰非。大千世界的多元我们理不清,何为艺术,何为娱乐,各有受众,世人有自由各取所需。还是多关注自己的一颗心,喜欢什么,想追求什么,是否有勇气坚持,是否能够抵制诱惑留得本真。
以前也有人和我说,“真羡慕你那么爱读书,还能写文章。”我说:“这有什么呀!喜欢读书其实和有人喜欢打麻将,有人喜欢跳舞没什么区别。”我心里真的这么认为,写一篇文章的成就感,有时远远没有打麻将胡一把好牌的快乐多,关键是个人喜好。喜好这个东西只要有勇气承担后果,没有优劣之分。
如果不是自己真心喜欢,我反倒觉得读书和写文章是一件很无趣的事,这也是我真心感激关注我简书账号和微信公众号,一直读我文章的朋友的原因。
一句很古老的话:大恩不言谢。我只是做着我喜欢做的事,有幸得到各位朋友的支持和鼓励,有朋友们的陪伴和同行,我会更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