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和“欲望”是一双兄弟,但二者绝不等同。如果人们不明白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很难厘清二者的界限并掌控自身的行为。因此我们应当弄清白“需求”和“欲望”的本质差异,从而在生活实际中指导并管控自己的行为。
作者东东枪的最新作品《六里庄遗事》里有一则小故事:慧吟禅师有个徒弟被蚊子咬了大包却不敢挠因为出家人应当消解欲望,忍着难受。慧吟禅师就问他被蚊子咬了包痒痒要挠挠怎么能够是欲望?徒弟就问他不是欲望那是什么?慧吟禅师说这叫需求,需求不是欲望,你要是不挠,它就越来越痒痒,越痒痒你就越想挠,可是你还不挠,于是就更痒痒,痒痒来痒痒去就不光是脖子后边的大疙瘩痒痒而是心里也痒痒了,心里痒痒才是欲望,脖子后头痒痒只是需求。不挠,反倒是把需求给变成欲望了。就好比说,你饿了,饿了怎么办?饿了就得吃。因为这时候的饿是需求,你要是老饿着,饿成习惯了,见着吃的就不要命了,那时候吃就成了欲望了。饿了就吃,饱了就停,这就够了。痒了就挠,也是这个道理。不饥而食,不净而挠,才是欲望。我这么说你明白了吗?法聪说师父我明白了,以后我知道怎么办了。慧吟禅师说嗯那就最好不过但还得有两句话嘱咐你——第一,自己痒痒自已挠。第二,少挠,挠多了伤身体。
我几乎照搬了书中的两段话,因为这样的文字我完全写不出来,它们很是生活化生活场景地讲述了一个貌似简单却很深刻的道理并且对世人提出了忠告:不能让需求成了欲望并控制了人的行为且无论需求还是欲望都应当自己解决而不能强加于他人。
由此我想到了父母与子女的相处过程,有关子女成长的许多环节非常能说明对于孩子是需求而在父母的心里则演变成了欲望且无法自拔。
孩子是完全独立于父母的全新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仅在幼体时期需要父母的抚育。因此本质上父母们应当持有开放性的态度陪伴子女长大成人而不是视他们为自己的附属或梦想的延续。
任何个体的成长过程都是在人格养成和文化知识两方面践行。这是个体融入社会的必然经历也是必须的步奏,否则个体无法生存。因此这些相对于人类的未完全个体是他们融入社会生存的不可或缺的内在需求,这不是欲望。而个体的成长结果必然会是千差万别的,简而言之可以用“优秀”、“低劣”来二分之,因此面对复杂的社会竞争环境及父母们曾经的所谓失败经验,父母们必然要求子女优秀而厌恶低劣。而关键在于这种需要并不完全处于子女成长的需要,往往夹杂着父母自身的需求,它不是子女成长的充分必要条件。于是子女们就遭了殃,没了童年没了玩耍没了自由的空间,一味地被迫接受父母们的要求,努力去实现父母们的“理想”。
至此我又想到关于写文章的事情。我少时即对组织些文字有些兴趣,不时随着心绪写写,记录在形形色色的纸张上。这让我明白了写作是发于心的需要。但后来这些文字又了公共平台展示的机会,写作的出发点就无法纯粹是内心的需要了。我多少期盼着有人点赞喝彩以满足内心的虚荣,于是写作成了我内心一时挥之不去的执念。
这时候的写作就不再是快乐的,仿佛有些吸毒上瘾似的欲罢不能,而直白的内心渴望着解脱。
生活给予我们每个人的不只是困境还有诱惑,因此我们内心里发生的不只是真实的需求还有虚幻的欲望。而满足需求使人脚踏实地满心快乐,沉迷欲望则使人轻浮浪荡无尽痛苦。
2019.03.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