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海说85:君子之德岂可不素餐兮
尽心篇: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 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孟子说做人都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可是如果人人都坚持自己的原则,那不会有矛盾吗?不会互不相让起冲突吗?
孟子又说不会的,原则是建立在道义之上的,如果你的选择都不符合道,那还是什么原则?如果在道上,那就只会同流,不会矛盾。顺道者昌,逆道者亡,得多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刚讲完这番话,有学生就问了孟子老师另一个问题,说现在为什么有人只动动嘴不干活就比辛苦劳动的人活的滋润,这是为什么?
孟子就给于了解答。
原文: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 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说:"《诗经》上说:'不能白吃人家的饭。'可是君子圣贤不耕地,不种庄稼,却也吃的好,穿的暖,过的好,这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就说:"君子圣人有智慧的人能住在这个国家,是这个国家的福气,国君如果任用他,这个国家就能得到安定、富足、尊贵、荣耀;如果学生弟子们跟随他,都可以学会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办事尽心,讲求诚信。这样的人还不能'不白吃饭啊',哪有比这更大的功劳?"
这番对话,彰显了人性的境界,有人觉得我付出了劳动,就应该得到好处,这没问题,劳动光荣,付出要有汇报,天经地义。可是你别忘了,智慧在左右着劳动,这是残酷的实事,也是最美好最公平的事实。
如果一个靠劳力的人治理国家,是不会治理好的,尽管出苦力值得尊重,但治理国家需要更多智慧和谋略。那些看是不干活,只是出出主意的人,他们为这个国家出的力和所做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诸葛亮不带兵不打仗,只是幕后军事,号令天下,指挥千军万马评定三分天下,你说他的功劳比“刘关张”“五虎上将”小吗?大秦帝国由弱变强从“商鞅变法”开始,商鞅作为宫中指挥官以文制武不领兵不打仗,他不应该吃饭吗?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一生都没投过一弹,没开过一枪,他们的丰功伟绩盖世无双,为什么?自古文武大臣缺一不可,尤其德高望重的军师,他们才真正在做着功德无量的事情。
皇帝身边庸臣多,朝纲必败。皇帝身边有良师,国家必昌。以史为镜可知兴衰,翻看历史,哪朝哪代不是如此?
所以,智取天下。
这就好像做咨询工作的咨询师,他们不搬砖砌墙,他们不谈判订单,他们不科研生产,他们不带队冲业绩,但是他们为企业提供的咨询是经营价值观永不偏离,现代经营之父德鲁克先生,说咨询师就是企业的幕后军师,他随时观察军情并提供正确情报和战略指导,具体上去怎么打在于企业的内部执行力。
公孙丑的意思是君子动动口就可以吃的好住的好穿的好,好像不符合王道吧?孟子就纠正他说,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更重要,如果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错了,你再努力都是南辕北辙,越努力越错。你要从郑州去北京,开车上高速一路向南,无论你的车子再好,速度外快,驾驶员技术再高超,终究你还是越跑越远,永远不会到达。
可是为你指出方向的只是一句话,人们往往不觉得他有价值。
美国西部郊区公路上一辆汽车坏了抛锚在路边,过来一位老师傅,车主焦急的说老师傅,只要能修好付多少钱都没关系,我有重要事情需要赶路。老师傅说付五百块美金我立即修好你就可以走了。车主高兴的说不多可以可以,付了钱。老师傅用粉笔在车头左侧划了一道线,说打开引擎盖发动机左侧第三根电流交换线插头插上试试。一打开线头松动了,一插上好了。车主有点反悔,说你就划了一道线就值这么多钱吗?这有点坑人。老师傅说,画一道线不值钱,但是知道划在什么地方很值钱。车主惭愧,连声道谢,走了。
很多人忽视了知识的力量,大家都过度重视技术技巧甚至计谋的运用,而忽视了源头发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君子是什么人?君子是圣贤之人,他们是用思想在影响一群人,在改变一种社会风气的人。如果组织、单位、企业、社会、国家,没有了正人君子,好德之人,它的精气神会正吗?它的良知良能会扩张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铺天盖地的宣传教育为什么?树立社会风气,纠正过往腐败风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己化人。
所以,孟子警示我们,君子岂能“不素餐兮”?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52492/6d0bedea8781127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