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那些事

作者: 一门桐梓 | 来源:发表于2022-07-28 16:35 被阅读0次

之二:小学的那些事

小学毕业照

        我的小学是在一个最开始被叫省煤四小,后来又叫源华四小的子弟小学校上学的,读到大概三年级时,学校又改名为修配厂子弟小学了。

        我大概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始,也就是到了读书的年龄,那个时候的条件是必须年满七岁,才有资格上学。那时父母都在上班,报名是姐姐带我去的。学校离我家不是很远,就在厂区里的南边的半山坡上,有两条路可以到学校,一是穿过厂区,绕过一个叫“电台”(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一个变电站,隶属于矿务局,由源华煤矿管理)的地方,然后是一个长长的台阶,台阶的尽头就是学校的几幢黑色的布瓦盖的房子,那就是学校的教室;每两幢房子之间的距离较宽,姐姐带我报名的那天,看到这些场地上有哥哥姐姐们在上课,听姐姐说他们是在上体育课哩。

        我清晰地记得,正式上学的那天我比任何时候都起得早,吃完母亲做的早餐后,就背着崭新的军绿色的书包一溜烟地向学校跑了去。印象最深的是那天天上还淅淅沥沥地下着濛濛的小雨,我秃着头只顾跑也没听见身后母亲喊我带伞的声音。我们那时还是春季开学(应该是在进入二年级时原地踏步了半年才改在现在这样的秋季入学的),所以天气的气温还是有点低的;我到学校时,学校里空无一人,很是寂静。只有屋檐上滴下的雨滴坠落地上的“滴答”声与偶尔树上的鸟儿叽喳的叫声,才打破这寂静氛围。

        上课的铃声响了,我们这些刚入学的一年级的新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挤进一间稍大的教室。好像是学校领导的人在上面讲了一些话后,我们这些小不点儿们就又被带到教室外面的场地上整队准备分班。因为天上还在下着濛濛的小雨,我们站的地方是在学校边上的一棵硕大的泡桐树下,(后来下课后我们三个男生还手牵着手丈量了这棵泡桐树,也没抱住。)等待班主任老师点名。我们这届共有两个班,我们是一班,班主任姓张,隔壁班的班主任姓冯。这届的同学都是住在我们这个厂区的子弟,只有少数几个住在稍远点的地方。邻居中也就是西边山的发小:胜中、四花、群英、敏慎、运良、发祥、兵、进平和大小双都分在一个班了。基本上我们上学都是相约一起去的,时间长了基本上就是这个流程:胜中到我家叫我,再到兵兵家一起喊上发祥,然后再到学校。因为我们这几家胜中家住的地方最高最远,我家次之,发祥家离学校相对最近,上学最方便,这也是我们上学最近的路线了。

        记得当时是男生和女生同桌。我的第一个同桌的女生好像是叫李伟,后来才知道她妈妈是矿里卫生院里的医生,第二学期就转学了。我的第二个同桌是个男生叫玉霞,我们同姓。因为玉霞的父亲是局里的军代表,后来也随父母回四川了。第三为同桌佩弟,我们同桌至小学毕业。

        我们班的第一个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是张建坤老师,算术老师也姓张,好像是叫张德英老师;那时主要的课程就只有语文和算术。印象中,那时的老师个个皆是文武双全,不仅算术、语文教得好,还可以弹琴叫唱歌等等;对学生也特别地耐心细致。这些也不仅仅是在学校,就是放学后也是一样地对学生关怀备至。

        至今一直念念不忘的是那个时候看电影,一般情况是在矿里的篮球场上放露天电影,如果有新电影了,就在矿俱乐部里放,那就需要凭票入场了。那时正常的是单位里发票,只有少数的票要在一个小窗口里购买,常常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人挨人、人挤人,谁力气大谁就可以买的上心仪的票,当然,如果你认识买票的人就另当别论了。再则因为那时的俱乐部是属于企业自己的,因而看戏看电影若有关系或面子足够,那时一张票可以带几个小孩子的。那年不只是看什么电影,我和几个同学在俱乐部门口转悠,其实就是想看电影,又进不去,咋办?正当我们睁着眼睛找机会想从旁边的缝隙占进去的时候,一只大手把我给拉住了,当时心里有些紧张,完了,被逮住了,这是心里那一刻的想法。当回头一看是张德英老师,这下就又乐了;因为同学们都知道张老师这是要带我们看电影去,你说不乐吗?这都是小孩子的天性呀!

        上二年级时的有一个场景我至今无法忘记:张德英老师要随师父一起调到外地(后来才知道是武汉),要离开我们,她离开的那天专程到班上与我们告别,手里还抱着她最小的孩子,那天张德英老师哭了,好像大多数同学也哭了……之后我们班还有一位陈老师带了一段时间的班主任,大概是二年级下学期时班主任就是何彩老师了。何老师(就是上次四十年后还给我们上课的那位老师)带我们班一直到小学毕业。

        那时最喜欢上的课是体育课和学校开的春季、秋季运动会。因为学校场地有限,肯定是没有体育场可言的,在离教室不远的由矿渣堆砌起来的,我们称之为煤炭山的地方上下有两块平整出来的场地,下面的场地适合的项目为跳远、跳高,上面的场地要大些,适合跑步和投掷;虽然是跑步,其实只有六十米的距离。除此之外,就是每一年两次的春游和秋游了。每到春秋游有一个项目次次都有就是“抓特务”。其实是在纸上写上“特务”或曾经的坏人的名字,由老师提前把这些纸条藏在石缝或草丛里,让我们去寻找,谁抓的“特务”多是有铅笔或练习本作为奖励的。

        当时的教育方针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学工学农。记得学校办过硫磺厂,用的是下面工厂的边角料来提炼硫磺;学农时学校办过简单的农场,其实就是几块地,在那上面种植物,印象最深的是种过土豆,还很成功;此外,我们还到西塞山乡农科所参加过劳动,农科技人员还教过我们收割水稻呢!

        小学的时光是天真的,至今我们小学同学还偶尔聚一聚,叙叙旧、聊聊天,只是近两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聚的少些,相信后面的机会会越来越多,因为明年以后同学们都退休了,有的是时间。祝愿我的小学的老师们健康!祝福同学们愉快永远!

相关文章

  • 那年那月那些事

    那年那月那些事 田 秀 那年那...

  • 那年那月那些事

    文/一叶飘萍 写于2018年10月18日 七十年代中后期和祖父母生活过一段时间,我们住的那个地方古称怀庆府,是四大...

  • 那年那月那些事

    文/幻家儿郎 欢迎来到幻家儿郎工作室 作者:李慧荣 2016年毕业于河北的一所医学院校。冲动,幼稚,崇尚自由,追求...

  • 那年,那月,那些事。

    一九六八年,北京祟文区某小学来大兴野营拉练,要吃住在大兴。记得是个夏日的午饭后,拉练的学生在第一小学校住宿...

  • 那年那月 那些事

    毕业那年,我去了爸爸的战友的儿子的印务公司上班,刚上班是学徒工,学习铅字印刷排版,业务忙的时候,偶尔也加班。 ...

  • 那年那月那些事

    之二:小学的那些事 我的小学是在一个最开始被叫省煤四小,后来又叫源华四小的子弟小学校上学的,读到大概三年级...

  • 那年那月那些事……

    题记:在一次朋友聚会时,一时兴起想到了这个题目。起初只是想写一写那个群那些人,但由于个中原因,这个题目写出来之后也...

  • 那年那月那些事(1)

    农民是最苦的阶层。 作为一个70年代出生的农民,黑龙江的农村,当时农民特别的贫困。 我记事的时候,还有很多家,窗户...

  • 那年那月那些事(2)

    作为一个70后,经历了从大集体到改革初期的生产队分成生产小组和最终的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那时候,7...

  • 那年、那月、那些事2

    接下来两天里没有消息,没有消息我认为就是好消息,至少表面风平浪静,小夫妻俩一直都没出现,电话还是不接。我时而担心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年那月那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ex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