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讲了曾国藩给李鸿章的最后一课。今天,我们聊聊曾国藩对胞弟九帅的最后一次话别。
这位贡生出生的九帅,从小就不大愿意接受大哥的指教。面对最后一次深谈,曾国藩会说些什么?又是否能说服老九呢?
曾国藩深知九帅向来以江山社稷大功臣、打败太平天国军队的首功之人自居。也正因此,九帅不仅常常觉得伯爵之赏不足以酬劳,还总是与同僚相处时语带傲慢、多有龌龊。
曾国藩更知道朝廷当权派隔阂已深、中枢无干练之才,朝野内外对湘军多有微词、不满甚多,加之裁撤湘勇鱼龙混杂、极易串联起事,自己死后,老九若还是这般作派,不仅是他本人,湘军、曾家都会大难临头。
曾国藩还知道,要想彻底说服老九,必须首先让他认识到他大功的获得固然缘于“人谋”,但亦有很大比例是“成事在天”。
为此,他首先从太平天国自身的局限性出发,告诉老九,“长毛的失败,乃至灭亡,主要的原因在他们自己身上”,即使没有湘军,换成其他人组建他军,“都有可能取湘军之功而代之”。接着,他又结合自己出兵以来历经的“靖港之败”“鄱阳湖之败”,以及“南昌之困”“祁门之困”四例,再次向老九证明自己的成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最后,谆谆告诫老九:“你本事虽大,但不能居全功,要让一半于天。这‘天’就是指的运气。”
且不说曾国藩的“运气”之论。单说“让一半于天”,真的是大智慧,“这样看,这样想,就可以免去许多烦恼,少生许多闷气,这不仅是处事之道,也是养生之功”。
很多有才华、有大功的人,正是不懂得“让一半于天”,才会恃才傲物、居功自傲,既失了谦虚美德,也无了平常之心。最终,既徒增烦恼,又惹人生厌。
一个比较有名的例子,就是四朝为相的张廷玉,晚年以功大自居,执拗于所谓“配享太庙”的虚名、与皇帝龌龊不断,最终贻笑大方、晚节不保。
“让一半于天”!须谨记!
【书目】《曾国藩》(唐浩明著)
【项目】“100天读33本书”计划
【进度】总第39天,第13本书第4天
【作者】读书人|默铮,微信号:lyfd_j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