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215338/feaefea1f32ddaf2.jpg)
释迦牟尼说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卉林的《十年》描述的正是其中爱别离、求不得的痛。
“渴望山长水远/却得不到又舍不下/想想走走在这灯火不灭的城市”
诗的开篇就言简义赅,吸引眼睛。生命是一场修行。而这其中,情感则是最复杂的经历。都说只羡鸳鸯不羡仙。谁不想两情相悦,谁不“渴望山长水远”?但往往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多少人一生就在“得不到又舍不下”间去留难定,徘徊若失。“想想,走走”,便是年年岁岁。“灯火不灭的城市”,看似喧嚣,却反衬了形单影只的落寞。
“十年一颗心住着一个人/把十年的光阴抹得齐齐整整/每个角落都打扫干干净净/要把日子写成诗/却再没多余的水份
第二节点题,亦是对第一节的延展。“十年”和“一颗心”、“一个人”形成强烈的对比,爱的多么执著,多么投入,以至于“把十年的光阴抹得齐齐整整/每个角落都打扫干干净净”以至于用尽全身的力气,“要把日子写成诗/却再没多余的水份”。
“下雪了,那些美好的/丑陋的,不幸的/都被雪覆盖,望着尽是纯美”
这一节的转折真是神来之笔。诗人在第二节里描绘的爱是那样的干净,那样的热烈。但世事总多无奈,十年的情感最终的结局是沦为回忆中刻意的遗忘和“覆盖”。
“美好的/丑陋的,不幸的”,十年的爱恨情怨浓缩成九个字,看似清浅,咀嚼起来却有酸涩。但即便这样的浓缩,主人公还不满意,她要把这样清浅的酸涩也覆盖掉,最终只保留爱的纯美。
这一节,短短三行,却完整刻画了诗人心路变化的历程,从拾起到放下,从怨恨到释然,所以的曾经只余下美好的纯美,痛的沉淀成为爱的升华。
“当春风融雪/我只能在初春里/享受半日芳华/如阳台上的仙人掌/渴望生命成长/却不能天天浇水滋润”
这一节是对第三节的延展。爱是那样的热烈,遗忘和覆盖是必然的艰难。于是诗人理性宽慰自己,毕竟这场风花雪月,尽管不能长长久久,也终究带给她初春的温暖,带给她半日芳华的享受。与其求全责备,不如把一切归之于命运的安排。就像自己,既然是一只仙人掌,再怎么渴望生命成长,也不能天天浇水滋润。和前面的白雪一样,仙人掌的意象也选择的格外巧妙,天然不能太多雨水的灌概,纵然在沙漠里也活得坚强,这就把诗人劝慰自己的许多言外之意抒发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好的诗歌,需要精心选择恰到好处的意象,用得好,用得准,诗歌的章节也就活了。
“之前的和之后的/许是草,许是树/我不能让泪再倒灌回眼窝/只会,让它流回体内/去濡养我孱弱的山川河流/今生愿不来,来世不再去/只愿未来十年/都是当下最美风景”
最后一节点题,也是一个新的转折。即便在前面,诗人如何地宽慰自己,如何要理性地释然,但人非草木,即便要忘却也是一个必经的疼痛的过程。诗人的理智是清醒的,但情感却是脆弱的,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不能让泪再倒灌回眼窝/只会,让它流回体内/去濡养我孱弱的山川河流”。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在诗的结尾,诗人感慨“今生愿不来,来世不再去”,过去的遗憾是仍是心里隐隐的伤痕,尽管覆盖了,结了疤,却还是隐隐的疼。所以把新的希望寄托在下一站:“只愿未来十年/都是当下最美风景”。
忍不住想起张艾嘉的老歌《爱的代价》:“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是永远都难忘的啊/所有真心的痴心的话/永在我心中/虽然已没有他……”
我们许多人,难免经历这样爱的代价。像蚕蜕蝶变,经历的时候酸甜苦辣,撕心裂骨,但许多年后回看,却也是一段铭心刻骨的纯美收获。
网友评论
精准到位啊😜😜😜👍👍👍拜读拜读!!!
哈哈,我鼓励资本不足,喜欢足足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