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十多岁,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机关农场还是四十多户人家,二百多口人的样子。后来,村子里又陆续的搬过来几户,记得一起迁过来的有“姜皮匠”一家,“于木匠”一家,还有谁家?已经记不清楚。“姜皮匠”“于木匠”一听就知道都是手艺人。他们这几家子能够在我们这个村子落户,也正是因为他们几家都有拿出手的、本村里没有的手艺。而且,他们以前来我们村子里干过活,他们的手艺得到村里大部分社员的认可,如果他们没有出色的手艺,得不到社员的认可,想要来到我们村里落户,在那个年代,是相当难办的。
村子没有实行“包产到户”既官方媒体称之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机关农场”基于原来地方国营农场打下的基础,农田基本建设搞得比较好,水利灌溉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土地平整,人均水浇地多。当时,在中国的大部分农村,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下。“机关农场”相对于周边的其他村子来说,毕竟还有几台农业生产机械,生产力水平高出其他村子一些,粮食的总产量也比其他村子多,每年按政策上交的公粮多,换回的现金就多。村里社员按工分分配粮食,分配现金,不但能填饱肚子,口粮有节余,壮劳力多的人家还能积攒下一些钱,有一点存款。由于经济条件和生活上比一般村子要好很多,周边其他村子的社员都比较羡慕,除了女孩子找对象首选我们队的小伙子外,暗地里巴门子,托关系想来此地安家落户的人家也不少,因当时没有搬迁政策和村民的普遍抵制,无论是大队的头头还是公社的干部乃至于旗里的领导,谁都不能单独去办成入户的事情。姜皮匠家、于木匠家之所以能来我们村入户,是因为村子里没有这方面的手艺人。无论是生产队还是个人家有点熟皮子、做家具的活计,还的到他们的村子里去请,隔山迈寨的不说,得等到他们先干完本村的活计后才能请动。队里的社员都觉得不方便,有碍于生产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队长组织社员们召开大会,就引进手艺人的事项进行了讨论,大家取得一致意见,觉得应该引进这方面的手艺人——可以让他们来本村入户。随后,逐级上报《机关农场生产队关于引进手艺人的请示报告》,经过队长的不懈努力,上级部门召开会议研究之后,终于同意他们几家来我们村子落户。如果按现在时髦的说法,我们村子当时就民实行了“优化村民结构,提高村民水平,引进技术人才,增强科技竞争力”的战略机制。哈哈!其实说白了,还不是应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挪活,树挪死”的那两句古话,另外,我们村子当时确实是比他们原来居住的村子富裕很多。
我在本村的学校读的小学,村里的小学教室是村里最漂亮的房子,班级设置的最高年级已经到了六年级,当时俗称之为“小学盖帽”,机关农场小学,隶属于白音他拉公社中心校。学校的几位老师都是高中毕业生,还有一个是“大学漏子”,感觉他们的教学水平都很高,对每个学生也比较有责任心。学校虽小,开办却是的风风火火,有声有色,学校里有羊群等。村里的一群小学生虽然没有这样或那样的补习班,他们除了几本课本外,没有别的什么学习资料,也没有什么课外作业,但是,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学校是四四方方的一处大院,有专门用黄土铺垫的操场,操场上建有标准的篮球场,篮球架子是本村新来的于木匠加工制作的,虽说是个木头篮球架,但经过于木匠用心去做,架子摆放好后,尺寸比较标准,样式非常好看。篮球场刚刚建完,就迎来了机关农场历史上第一场篮球比赛,比赛双方分别是:村里的社员和在村里种菜的解放军战士。我们当时还读小学,个子太小,上不了球场,但都是积极性最高的“拉拉队”队员,围着篮球场四周奔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累,不管是那方,每每投进一个球后我们都一起鼓掌,那股子乐呵劲,至今难以忘怀。
我高中毕业之后回到农村,见到儿时一起玩的、关系挺好的朋友,都会打听这些年村子里发生的一些事,他们都一五一十的、毫不保留的告诉我:比如说,小学时一个班级的,鼻子邋遢的××已经结婚,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二年级时,从外地搬迁过来的小丫头××已经嫁到“山头前”村去了,而谁家又搬迁到了什么地方。有一次我回老家,见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打扮的花枝招展,我顺便问一下:
“这是谁家的孩子?是咱们村子的吗?原来怎么没见过?”
他们说:
“这就是老姜家的老丫头,小桂香,哎呀!听说现在她可了不得,已经结婚。看那穿的、戴的,婆家老有钱了。据说现在都成了大仙,这不?这次村子里有人特意请她回来,给老人看病的。”
这个朋友说的神乎其神,我当时不相信,以为他在开玩笑,就顺便问了一下:
“大仙?她是什么大仙?听起来倒是挺邪乎的。”
朋友们说:
“据说是陈胜、吴广附体,究竟是什么大仙我们也不了解。”
我当时在心里琢磨:
“现在的农村变化也太大了,几年没回老家,当年那么大点个头,鼻子邋遢的小丫头片子,摇身一变,现在都已经变成了大仙,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这年头什么稀奇古怪事情有可能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