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文天祥

作者: 弄月倩影 | 来源:发表于2023-01-28 22:45 被阅读0次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别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文天祥身材高大壮实,肤色洁白,眉清目秀,顾盼间炯炯有神。少时在孔庙看到乡先贤欧阳修、杨邦义、胡桂的塑像,都说曰“忠”,十分仰慕说:“我死后不配享于他们之中,非大丈夫。”

  宝祐元年(1253),文天祥参加庐陵邑校“帘试”,结果名列榜首。两年后入学吉州著名的白鹭书院,同年选为吉州贡士,于岁末年初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应试,二十岁的文天祥高中了进士第一名。他对策集英殿所做的《御试策》,针砭时弊,洋洋万言,没有起草,一挥而就,提出了“法天不息”的改革主张,被理宗认为是“切至之论”,愿意亲自听一听文天祥详细谈一下自己的见解。但就在文天祥中魁后还没有任职的时候,他的父亲病发逝于临安。文天祥随即扶柩还乡,在家治丧守制。

开庆元年(1259),文天祥守丧期满,年初陪弟弟文壁进京应试。到临安以后,文天祥被朝廷任命为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制官厅公事,自此开始了他光明正大而又艰难坎坷的仕途生涯。

  开庆元年(1259)九月,忽必烈率蒙古军队突破长江天险,包围了鄂州。南宋朝野大为震惊,当时在朝中掌权的宦官董宋臣等人不是考虑如何稳定人心、认真部署抵抗,反而提出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波)的逃跑主张。时为宁海节度判官的文天祥,不计个人得失安危,写了《己未上皇帝书》冒死进谏,他在上书中请求皇帝“悔悟”,并指出:如果听从董宋臣的提议,则“六师一动,变生无方”,京畿便可能“为血为肉”,因此必须“斩董宋臣以谢宗庙神灵”。但文天祥的提议并没有被皇帝采纳。忧心忡忡的文天祥于景定元年(1260)坚辞了朝廷改授的签书镇南军(今江西南昌)节度制官厅公事的职务,请求担任主管道观香火的“祠禄”,他的要求得到了批准,出任建昌军(今江西南城)仙都观主管。

  景定二年(1261)十月,朝廷任命文天祥为秘书省正字兼太子府教授,这一职务按惯例是由前科状元担任,文天祥两次提出辞职都没有得到批准,次年又充任殿试考官,不久又转任著作佐郎兼权刑部郎官。此时朝廷决定重新起用被罢免的奸宦董宋臣,文天祥对此决定大为反感,愤而辞职,决心不和坏人共事。后来在朋友的斡旋下出知瑞州(今江西高安),以后又任江西提刑,在江西提刑任上,他因仗义平反冤狱遭人诬陷,于咸淳元年(1265)四月被弹劾罢官。郁郁不得志的文天祥返回老家,决意遁迹山林,隐居在文山,其“文山”的别号也是由此而来。

  咸淳三年(1267)九月,朝廷重新起用文天祥为支部尚书左司郎官,他又提出辞职未获批准;继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官。但文天祥上任仅一个多月就遭忌被参劾,罢职再回文山。

  公元咸淳九年(1273)春,文天祥又复出任职湖南提刑,当年冬季文天祥以便于奉养祖母、母亲为名,要求调往江西,获准迁知赣州事。

公元1274年六月,忽必烈下诏要对南宋兴师“问罪”,再次大举进军南宋。二十万元军分东西两路,沿汉水运河南攻长江;十二月,西路元军攻克鄂州,南宋军情紧急。当月二十日,南宋主政的太皇太后发出《哀痛诏》,号召各地迅速组织勤王之师抵抗蒙古军队的进攻。

  德祐元年(1275)正月,文天祥接到了《哀痛诏》以及朝廷令他“疾速起发勤王义士”的专旨,文天祥捧诏涕泣,首倡勤王,为组建勤王军呕心沥血,接诏三天后,任赣州(今江西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资招兵买马,数月内组织义军三万,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开始了戎马生涯。他发布文告在江西全省征集义士粮,他把家中老母送往惠州交弟弟奉养,并捐出全部家产充作义军费用。在师友百姓的支持努力下,江西一带各路英雄豪杰,少数民族纷纷来归。到了四月,一万多名义师已经集中在吉安整装待发。

由于种种原因,文天祥的勤王军很晚才遵旨从江西开拔,抵达临安时已经是八月下旬了,这时宋元两军对峙于常州一带,临安十分危急。文天祥到京后被任命为知平江府。

  在常州,义军苦战,淮将张全却率官军先隔岸观火,又临阵脱逃,致义军五百人除四人脱险外皆壮烈殉国。这年冬天,文天祥奉命火速增援临安门户独松关,离平江三天后,平江城降。未到目的地,关已失守。急返临安,准备死战,却见满朝文武纷纷弃官而逃,文班官员仅剩6人。

  文天祥率领军队到达平江时,元军已由建康兵分三路向前进攻临安,正当中路元军攻陷常州、平江危在旦夕之际,朝廷突然下命令让文天祥移师西线,保卫临安西北的独松关;而当文天祥的部队还在移军途中时,独松关、平江就都已相继失守。文天祥只得退回临安,元军也随即兵临城下。这时,以太皇太后为首的南宋皇室已决定投降。他们先后向元军提出称侄纳币、奉表称臣、也存小国等投降方式,力因保存宋室宗庙。在对方的强硬态度下,最后只好呈送传国玉玺,派大员正式议降。

景炎元年(1276)正月二十日,元将伯颜指定须由丞相出城商议,丞相陈宜中竟连夜遁逃,文天祥即被任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出使议和。文天祥到元军营中谈判,企图说服伯颜保留宋朝,被扣押。

文天祥被扣押后,拒绝投降,在被押解北上的途中寻机逃脱,历尽艰险赶到了福州,仍任右丞相。他回到故乡江西募兵,以汀州为根据地,队伍一时声势浩大,但不久就被元军打败。后来文天祥又转战于广东等地,坚持抗元,于祥兴元年(1278年)底被元军俘虏。

文天祥后来被押解到大都,囚禁了三年又两个月。元朝对他百般利诱威逼,希望他投降,他始终坚贞不屈,并在狱中写下著名的《正气歌》以明心志。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英勇就义。其妻欧阳氏为他收尸,在衣带中发现了他的绝笔《自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相关文章

  • 宋元||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别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文天祥身材高大壮实,肤色洁白...

  • 宋元06|文天祥之死

    孔曰成仁,孟曰成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据说,这是文天祥被元杀害后,他...

  • 宋元‖浩然正气文天祥

    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的蒙哥汗在钓鱼城被南宋打败,受伤而死。弟弟忽必烈正在围攻鄂州(今武汉),听说蒙汗...

  • 陪伴营-宋元||文天祥13/25

    在南宋与金长期对峙的同时,蒙古部落在我国北方逐渐发展壮大。他们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积极向外扩张。为了先打到灭...

  • 陪伴营·宋元ll刘整与文天祥

    南宋末年,有两个人必须要人们记住,一个叫刘整,他给了了摇摇欲坠南宋致命的一击,另一个是文天祥,他竭尽全力想要挽回这...

  • 2023/1/26《宋元》|铮铮铁骨诗人—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庐陵...

  • 文学常识_20181204

    1、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B) A、范仲淹 B、文天祥 解析:文天祥曾经中过状元。文天祥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

  • 宋帝国6-文天祥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南宋宰相文天祥的绝笔。写完这首著名的【过零丁洋】后不久,文天祥慷慨就...

  • 宋元‖宋元学习总结

    2023年1月,陪伴营历史学习进入第5个月了。这个月的学习主题是“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宋朝(北宋、南宋)、辽、...

  • 从周易《困》卦看如何对待困境及如何脱困

    江南易林非常佩服的一个古人就是文天祥,在小学的时候就背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后来读了文天祥的《正气歌》,深深为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元||文天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eu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