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狂两三岁:拥抱冲突,一起成长

作者: 平凡女子liz | 来源:发表于2022-07-20 21:19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当当网)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

    “宝宝,你应该要好好洗手、吃饭、睡觉。”孩子却说:“我不要,我不要洗手、吃饭和睡觉。”

    “这位是妈妈的朋友,你得和长辈们打招呼,快叫阿姨。”孩子说:“我不要打招呼。”

    “吃饭的时候要好好坐好,好好吃,不要玩,也不要走来走去。”孩子说:“我不要坐着好好吃。”

    ......

    类似的画面在孩子学会走路说话之后,经常都会出现。很多爸爸妈妈便忍不住抱怨,“为啥我家的孩子越来越难带呢?以前不会这样子的。”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确实让家长们抓狂,就像《抓狂两三岁》的作者陈妃燕,一位幼儿教育专业的工作者,原本以为自己对孩子的教养这件事是信心满满的,直到她有了自己的孩子,才发现这份自信太天真了。

    两三岁的孩子,让她也忍不住感慨:世上最难事,便是做妈妈。

    因此她写了这本书,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经典的案例,向大家解释,两三岁的孩子为何会让人抓狂?我们在和孩子的冲突中,如何调节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如何将亲子冲突转化为教育的契机?

    最终的目的,是让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孩子这个年龄段的亲子互动,助力孩子以后的发展。

    (图片来源:当当网)

    01 抓狂两三岁

    两三岁的孩子,开始摆脱之前吃饭被父母喂着,出门让爸妈抱着的状态,他们开始尝试着自己走路,自己吃饭,自己摸索这个世界。与此同时,他们在心理上也开始渐渐开始摆脱对父母百分之百的依赖。

    他们是有着了解世界的欲望的,他们也很乐于自己动手,凡事总喜欢自己来一遍。这个时候,如果爸爸妈妈因为害怕孩子受伤,弄脏衣服,或者是自己吃饭弄得满地都是,而拒绝孩子的要求,孩子就会生气,哭闹,甚至是发脾气。

    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在做着很多的尝试,却还没能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所以很多时候,当他的愿望没能实现的时候,他就会不停地哭闹。

    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们或许觉得,如果因为得不到一件东西就哭闹不停,要么就放你哭,要么就把你揍一顿。这是一种教育的方式。

    如今,当我们这一代人对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得越来越多,我们也都知道这么做是有弊端的。再加上,现如今很多家庭都没那么多孩子,因此当孩子因为得不到一件东西而开始哭闹时,大人们虽然知道顺从不好,但多少还是成全孩子的愿望的。

    长久下来,孩子就会养成一旦不如意就哭闹的方式,有的时候我们刚好自己情绪不好,在孩子的哭闹下,我们自己就炸毛了。亲子之间的矛盾就开始了。

    中国人有句古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告诉我们,孩子小的时候如何养育,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对于家长们来说,真的是有点头大,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图片来源:当当网)

    02 神奇的两三岁

    作者在书中介绍,根据非古典心理学的理论,危机特征的出现,是因为孩子与周围人的社会关系改变了。

    而两三岁的孩子,他们已经不想让自己在与成人的关系中处于下方,他们想要让爸爸妈妈看到他,理解他,甚至于知道的一举一动。

    换句话说,这个阶段的孩子,他的自我意识已经在发展了。这也是两三岁孩子的神奇之处。

    或许有人会觉得说,一个孩子那么小,哪里有什么自我?事实上,当一个孩子开始用“我”这个第一个人称来说话的时候,他的自我意识便已经在开始萌芽了。

    很多爸爸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教育孩子,孩子长大后,却一直嫌弃孩子“怎么那么没主见?”之类的,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的自我意识被抑制住了。

    所以,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对于孩子的养育,最好不要一刀切地按照爸爸妈妈的想法来,我们可以在这个阶段,通过观察,了解,然后在大原则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开始慢慢地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就像书中举的例子,作者的孩子kiki,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不想好好吃饭”的时刻,可是大多数的爸妈,在孩子不想好好吃饭的时候,他们要么就是担心孩子会被饿到,所以拼了命地哄孩子吃饭。这样的做法给孩子一种错觉,爸爸妈妈会通过满足他们愿望的方式来让自己吃饭。

    另外一种极端的做法就是,暴力喂饭。这样的场面我是亲自看到的,最终的结局便是孩子把饭一直含在嘴里,妈妈为了不让孩子饿着拼命喂,然后孩子撑不住了便“哇”的一声,全吐出来了。然后矛盾就激化了,孩子哭闹,父母烦心,一场家庭战争就开始了。

    实际上,孩子的两三岁是抓狂的,也是神奇的。只不过,这需要爸爸妈妈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多留点心,不要那么简单粗暴就行了。

    (图片来源:当当网)

    03 抓住契机,培养孩子好的性格品质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案例和理论知识,向我们讲解了两三岁孩子的性格以及心理特征,让我们知道,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认知世界、了解父母以及认识自我的关键时期。所以,排除了让人抓狂的性格特征之外,剩下的就是我们要学会,如何利用这个契机,让孩子养成一些更好的品质。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面对kiki的一些要求时,作者并不是一味地否定,也不是一味地顺从,而是根据事实做出反应。

    比如,当自己很饿的时候,孩子却让你给她讲故事时,你会如何做呢?不理他,他会哭闹。理他,你自己可能会因为饥饿而脾气不好。所以,作者做了让步,先讲个五分钟,反正不耽误事。

    或许有的爸爸妈妈会觉得,孩子哪有那么乖,说好五分钟就五分钟吗?这就需要父母在平日里有一种和孩子立规矩的习惯。规矩怎么立孩子可以参与讨论,但是立下的规矩就是不能更改的。

    人生充满着各种“第一次”,不管是谁,第一次总是很难的,但是当我们的第一次尝试成功了,后面就会有更多的第二次,第三次。这需要爸爸妈妈的耐心和智慧。

    很多父母在孩子越来越大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说的话对孩子没有用,孩子不听。那么,你可以回到小时候,看看小时候在和孩子定规矩的时候,这些规矩是否都被执行下来呢?

    孩子的养育,从来都不是随他去的。他们也都是在好习惯的灌溉下往好的方向走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他们成长的契机,所以,爸爸妈妈们不要觉得孩子小就随他去,或者用十分严格没理性的方式来教育他们。

    两三岁的孩子,他们的成长也是一门大学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抓狂两三岁:拥抱冲突,一起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ey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