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在悲秋

作者: 清灵_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6-10-21 23:42 被阅读268次

    今天的天气从一早就是阴郁的,云层不厚却已足够挡住阳光,凉意围绕,黄叶在树上、在路上,好似街上也空了许多。或许由于一直未曾降下来的温度,一直没有进入秋天的感觉,而此刻,犹如突然的,已是深秋。虽还未见风雨,仿佛感受到“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日子快要来临了。

    秋天是个容易引发抑郁情绪的季节,原因何在?


    从最基本的说是生理的部分。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收藏的开始,在这个过渡阶段人们趋于平静和内敛,身体需要养阴,便不似生发之时的昂扬。西医会从各种激素水平比如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变化,发现细胞不似原来活跃兴奋,情绪也会随之低沉下来。这是四季的过程,人体调整的过程。

    人始终处于环境之中,环境的不同需要人们去适应,也容易给人们带来影响。秋日气温下降,月色清冷,风寒雨厉,花草树木逐渐凋零,甚至一夜之间繁花残败、遍地落叶的景象时常出现。这些本为自然之规律,却能够引发人们感知觉的刺激进而勾起心事和波澜,伤感和阴郁的情绪也随之而来。

    最重要的,人是感情的动物。情感细腻敏感的人往往易有悲秋的情绪,他们非常善于体察周围人情事物的变化,并从中注入情感,对外物体验深刻而反应强烈,甚至联想到个人的经历和情绪。

    对于我们国家,文化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因素。曾有多少文人雅客留下诗句抒怀个人秋日思绪。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柳永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等,无一不在述说秋之苦凉。而这些诗句的广泛流传也在提醒着人们关注秋情秋景。

    随着人们对心理的关注程度不断增高,对情绪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不同的人情绪起伏、转换和丰富程度有异,季节变化带来影响也有很大差别。情况严重的还可能被归结为季节性情感障碍,这个概念是1984年罗森塔尔等人首次提出的,这是以与特定季节有关的抑郁为特征的一种心境障碍,是每年同一时间反复出现抑郁发作为特征的一组疾患。

    虽然多数人只是情绪上的波动,成为疾病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我们也逐渐认识到情绪不仅仅是一时的,每一种情绪都会给人带来影响,有些还会在身体上直接留下印记甚至形成疾病。近年来的研究也证实了很多原本认为是身体因素导致的疾病,实际上多数跟情绪有很大关联,比如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哮喘、癌症等等。

    那么,面对秋天的抑郁情绪,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保证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生活,尽量增加接受阳光沐浴的时间。阳光照射能够使人体的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的循环,有效调节情绪,预防波动。

    其次,拓展兴趣点+寻找提升快乐幸福感觉的小事物。对于吃货来说,一顿美食就可以解决一部分的忧愁。对于匠人来说,守住一门手艺就可以成就一生的价值和意义。无论小处还是大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便能享受其中,是忘却烦忧也是实现自我。

    第三,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适当宣泄;偶尔换换环境;多做运动;开阔认知等等都可以。情绪源于每个人的内在,也必然可以由每个人自己掌控,需懂得适时的表达、收敛、宣泄、转化。

    第四,增强开放性,发展高品质的人际关系。人无时无刻不与外界发生联系,因此这些联系的品质和紧密程度都很重要,可以成为支持因素也可能是困扰。努力发现和构建自己的支持系统,开心可以分享,忧愁亦有分担。

    第五,调整心态。此四字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非易事,这涉及很多方面,需要认知、情感、信念、体验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简单来说如人有悲秋愁思也有赞叹秋高气爽、秋色醉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也都是美丽无比的诗句。因此,境由心生不无道理,多关注正面的信息,寻找每种事物积极的方面,心态改变了,对于外界的认知和理解也就不一样了。

    另外需要注意,如果原本就有抑郁症的病史,在这样的季节要特别留意,避免出现反复,若有不适还是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你也在悲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ic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