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感悟ABC》每天写1000字给人力量的文字
长大以后,才理解母亲的苦难 | 读《饥饿的女儿》后感

长大以后,才理解母亲的苦难 | 读《饥饿的女儿》后感

作者: 樱宁 | 来源:发表于2019-04-09 19:33 被阅读4次

    1

    随着家庭伦理剧《都挺好》的热播,关于原生家庭、母女关系的话题也逐渐热了起来。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看了虹影《饥饿的女儿》一书,对母女关系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饥饿的女儿》可以说是作者虹影本人的自传体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六六,出生于1962年的重庆。正值大饥荒年代,她便是双重饥饿的产物。

    当年母亲一个人挑着家庭重担,仅凭微薄之力哺育5个嗷嗷待哺的儿女。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年轻男人帮助母亲一起撑起这个家,也因此,母亲和他生下了六六。

    私生女的身份让六六从小备受歧视,与家庭、同学关系也不和睦。在没有粮食也没有爱的饥饿中,18岁的六六与历史老师发生了关系,甚至未婚先孕......

    在小说中,作者回到故事的起点,从母亲年轻时的岁月开始,去追溯生活的真相。随着往事的一页页揭开,她知晓了很多关于母亲的秘密。而对母亲了解得越多,她对母亲的恨意也逐渐消解。

    2

    六六的母亲一生中曾有过3个男人,先是嫁给有权有势的袍哥,婚后生下一个女儿后,袍哥花天酒地,母亲一气之下带着女儿离开,于1947年,与一个船员结合,便有了现在的家庭,生下了两儿两女。

    在1962年那场大饥荒中,那名船员因受了重伤在外地疗养,母亲一人拖着五个幼小的孩子,生活十分艰难。这时,一个年轻的男人适时出现,与母亲一起照顾五个孩子,而后又自然而然地有了六六。

    而六六向来对母亲并没有什么好印象。这个在造船厂做体力活的女人,像男人一样吼着号子,一身都是重体力活落下来的病痛,满口都是带生殖器的粗话。这样的母亲让她难以接受,“都不愿多叫她一声妈”。

    可是,在与大姐的交流中,她惊讶地发现,年轻时的母亲竟然也有过青涩和娇羞的模样。

    在纱厂工作时,母亲被袍哥头子看中,被他用一辆崭新的黄包车接去时髦的餐馆里吃饭。那时候的母亲,穿了一身靛青色布旗袍,身段显得苗条玲珑。一头黑发光顺地往后梳理,她的眼睛黑而清亮,和她的脸色一样羞涩,在她微微一笑时,既温柔又妩媚,的确很美。

    她写道,“大姐是对的,母亲不可能没拥有过青春。”“打我有记忆起,就从未见到我的母亲美丽过,甚至好看过。或许是我自己,故意抹去记忆里她可能受看的形象。”

    看到这里,我的内心有些难过。一个女人的青春何其短暂,短到从孩子出生以后,她的青春就划上了休止符,从此开始了平凡又波澜壮阔的一生。

    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3

    印象中的母亲也是如汉子般的存在。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照顾孩子、料理家务、操持家业的重担自然落在了母亲孱弱的肩头。

    那时,我和弟弟正上小学,母亲要为我们做好一日三餐,监督我们的课业。当时家里有一块地种下了日本瓜,还养了几栏猪,这都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

    所以,在照顾我和弟弟、料理家务之余,母亲要忙着给瓜地浇水、施肥、打药;还要定时喂猪、打扫猪圈、挑猪粪......为了给我和弟弟补身体,她还在小院里养了几只母鸡,鸡下的蛋都收集起来,每次也能卖个三五块钱。

    就这样,母亲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她会用竹条和木板做出一个鸡笼,剩下的木料还会打一张小凳子(我们家的小凳子,都是母亲的作品)。那时只觉得母亲手巧,如今回想起来,是贫苦的生活把她逼成了这番模样。

    可母亲也曾有过时髦的模样啊。家里有一张早已泛黄的老照片,在几十个人中,我一眼便瞅见了母亲,她烫着当年时兴的波浪卷,脸蛋圆圆,满脸的胶原蛋白,与父亲站在一起,宛如一对璧人。那时他们刚结婚,还没生下我,在曾祖父母生日之际,一整个家族拍了这张合影。

    一转眼,距离拍这张合影的时间,竟然已过了近30年了。而这么多年来,在幼时的记忆里,我不曾记得母亲还有这么时髦美丽的一面。

    母亲30多岁时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开始了长达6年的求医生涯,到处求医、问药、动手术,饱受病痛折磨的她,忍痛剪短了那一头乌亮的长发。关于那几年的记忆,我印象中的母亲都是干净利落的短发,病容严肃,一丝不苟。

    后来母亲的身体逐渐康复,重新长出一头黑亮的长发。而父亲因为那几年到处陪母亲治病,一直没法工作,家里没有收入来源,还欠下很多债务。

    记得那段时间家里困窘到极致,我和弟弟每学期三百多元的报名费,都要跟姨舅家借。

    当时小镇上有人专门向妇女们购买长发,用来制成演戏的道具。有一次母亲赶集回来,说街上有人看中了她的长发,想买下来,但她嫌头发不够长,换的钱太少就没答应。打那以后,母亲更加细致地呵护她的一头黑发,一直蓄到了腰间。有一回赶集后,母亲用她的头发换回了150元,她又变回了我记忆中的短发。

    母亲为了这个家,为了两个孩子,付出了青春,还要付出一头美丽的长发!如今回想起来,我只有感到心酸。

    可惜我当年年幼不懂事,还经常与母亲打嘴仗;后来,我一直在外求学、工作,直至成家立业,与母亲早已渐行渐远。我做的很多决定母亲无法理解,她没经历过我的生活,我也无法回到她的生活圈子里,所以,我和母亲之间或多或少总有些矛盾。

    正如虹影所写,“在母亲与我之间,岁月砌了一堵墙。看着这堵墙长起草丛灌木,越长越高,我和母亲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其实这堵墙脆而薄,一动心就可以推开,但我就是没有想到去推。”天底下多少母女关系,都是如此呵!

    岁月如歌,母亲反倒像一本书,愈读愈新。往后余生,我将继续去读母亲这本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大以后,才理解母亲的苦难 | 读《饥饿的女儿》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zv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