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3老一民谣
原来你也喜欢民谣在网易云音乐上面,留意了很多民谣歌曲的评论,看到了很多相同这样的评论,“以前喜欢周杰伦,后来是陈奕迅,现在是民谣”。这应该是很多喜欢民谣的朋友,听音乐的的一个变化历程。
同样,如同这些评论里写的一样,小学起就崇拜周杰伦。他的歌很好听,风格很不一样。我们老爸、老妈一代,他们听的都是些咿咿呀呀的抒情式慢情歌,歌词、旋律于我们,毫无感染力。
周杰伦那个年龄段,就喜欢周杰伦歌里的一切。课桌上刻着周杰伦的歌曲的歌名,《夜曲》、《七里香》、《晴天》......偶尔作文里,还搞几句歌词进去,还想象着自己这篇文章,写得有多酷,肯定会得高分。
买他的磁带,疯狂程度就更不用说了。后来有了MP3,里面装满了周杰伦,几乎所有的歌曲。还记得,班上课前都会唱十分钟歌,完全就是我们一群男生,在那里扯着喉咙喊周杰伦的歌曲。
周杰伦,几乎占据着我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的歌教会我们,人可以特立独行、与众不同,但一定要选择优秀,选择变好。
不过那时的我们,总喜欢耍酷,总是千方百计,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和赞同,总是不怎么顾及父母、老师、朋友的感受。我们由渴望认可,到选择叛逆,有时又是个人英雄主义。
上高中以后,略微开始有一点点责任意识,但这种责任意识是很模糊的。知道自己该去为自己的命运考虑一下,但有时又耐不住很多寂寞和甘苦。
周杰伦我们很忙,高中两年实际要上三年的课程,最后一年是留着备战高考复习用的。但疲倦的外壳,内心是敏感、多疑,容易走神的。我们表面选择坚定的走下去,其实内心有很多的犹豫和不安。总是感觉很累,却总是感觉自己不够好,没有更努力。
那时,听陈奕迅的歌,特别火。他细腻地诉说,娓娓道来。直达人心的感受,令我们有很多感动。每当自己累了,回到家。耳朵里总循环陈奕迅的《富士山下》、《好久不见》、《十年》很多很多。他很抒情,常常听了一会儿,内心就很平静,释放了内心的很多压力。
那时,也有感情的萌动。对喜欢的异性不知道怎么表达,觉得只要是简单看着对方变好,就行!有时异性对自己反应很好,内心很是欣喜若狂;有时异性对自己不吃好脸色,内心有很长世间的焦灼。
而陈奕迅的慢情歌,简直就是我们的情感专家。他总是在那唱着,男女的各种纠葛情愫。
那时的我们,也开始考虑对方的感受,想和对方更好的融洽沟通;那时的我们,也开始有了一点冲动后,带来的惩罚和反悔;那时的我们,也开始有了责任的意识,偶尔成人。
上了大学,进了社会,立马就是各种,接踵而至的压力。你逃避不了的东西更多。对专业的迷茫,对工作的反感,对混得差的忧虑,对情感的失望,对周围环境的无奈,对没人理解的痛苦......
房子、车子、婚姻、金钱、荣誉、身材、脸蛋、长度、罩杯......这都是在没有民谣的世界里,人们更加追逐和在意的。
而喜欢听民谣的朋友,都是有自己品味的。他们是有自己的独立的思想。他们喜欢适合自己的,而不是遵循外界给予的标准。
我们选择的,是与自己内心相适应。亦或是失落后的旅行,亦或是无法改变后的痛饮,亦或是愤怒后的一句CNM。
我们选择了民谣,选择了民谣带给我们的真实和从容。
无论我们现在孤独,兴奋,我们都会真实认识自己,对待自己。无论我们现在状态如何,我们都追求简单,纯粹的东西,它让我们活着很轻松。
民谣并不是什么高级形态的的音乐。它就是那些,跟我们同一状态的歌手,他们感情的衍生物。它有哭,有笑,有生活,有情感。它有的你都有。
喜欢民谣的朋友,我们都有这么相似的历程。正因为相似,我们遇到一起。我们一起变老了,一起成熟了。
码字好辛苦,感觉身体被掏空……不给点个我是不会起来的(葛优躺ing),嗯,关注也要(๑˘ ₃˘๑)记得是关注专题民谣年代哦~^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