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里杏花开 雨中采茶忙;夏日里荷花塘 琵琶丁冬响;秋天里桂花香 庭院书声朗;冬季里腊梅放 太湖连长江。”这是歌中的苏州。我因参加第五届教育行走活动来到苏州,在苏州大学实验学校求知学习。在这夏日中,我无缘苏州的春、秋、冬,却也恋上苏州热热的风。
苏州行(其一)
来路
列车窗外影重重
却算行程过半中
唯有来时人独立
恰遇美仁心从容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行,没有什么不适。我的这次行走,推迟了两年,来之不易。些许有不安,也被满心期待抵消。高铁上,我拿着手机看《行走之歌》的歌谱,被邻坐的乘客瞅见。我们彼此相认,原来我们是真正的同路人。邻坐的是来自安庆的汪老师,和她同行的还有四位来自同一城市不同学校的老师。遇见她们,我就不是一个人了。当然,我本来也不是一个人。我独立,却不孤独。2019年7月21日上午。)
苏州行——我的教育行走感思录苏州行——我的教育行走感思录
苏州行(其二)
我的行走之路
最好的不是已知
是未知
是不可知
是可预知
下一个我
会在哪里驻足
下一个你
将在哪儿停留
不清不楚
清楚的是
在此刻生根
发出微微的呼吸声
听
万物躁动
不是奔走相告死讯
是预告生的悲喜剧开幕
(最好的学习是自愿的。我是自愿来苏州,来教育行走学习的。对此,我很庆幸。我的第一次教育行走是在2016年夏天,参加了在湖北武穴举办第二届教育行走公益夏令营活动。那一次,我是跟随学校生命化教育课题组成员一起去的,我是被动去行走。那一次短短五天的学习,却给我带来很多冲击,开了眼界。之后的一年多,我都在这种冲击的推动下不断推翻自我、接受自我、完善自我。后来我因怀孕、生产、哺乳,没有参加第三届和第四届的教育行走活动。这期间两年我是止步不前的。我总是时间不够用,精力不够用。今年的教育行走终于成行。再回正轨,我心存感念。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很多人的成全。2019年7月22上午。)
苏州行——我的教育行走感思录 苏州行——我的教育行走感思录苏州行(其三)
平江路
白墙戴着青瓦
木栏牵住花窗
等着我
和你
一起荡入深巷
小桥藏着古船
流水绕住人家
引着我
和你
共赏:曲入平江桂花香
(在高温的挟持下,能出去逛逛,是需要勇气的。我的勇气来自庐江的圆圆老师。我俩一拍即合。在一天高强度学习后,我们抢来两个小时,匆匆夜游苏州。走进苏州平江路街区,我有隔世之感,但来不及容我想象,一路走马观花。平江路的巷子很深,平江路的桂花糕好看且清甜。我想:苏州的人,也是好看且清甜。2019年7月22日夜。)
苏州行——我的教育行走感思录 苏州行——我的教育行走感思录苏州行(其四)
大鱼的心路
忽如一阵大雨
大鱼
救赎
大愚
如一台压路机
碾平一路坑洼
心路坦荡
一生无涯
(在小说《大鱼》的阅读分析交流课中,刘倩老师以读者的身份带领小孩子们走进文本,读懂故事;祁智老师以作者的视角带领大孩子和小孩子们探寻大鱼背后的故事,慧写人生。张文质老师说:“童年的故事,一生的滋养”。《大鱼》是一个有关大鱼、有关写作、有关阅读、有关生活的故事。它给我带来的触碰也生了根,滋养一生。2019年7月23日上午)
苏州行——我的教育行走感思录 苏州行——我的教育行走感思录苏州行(其五)
落叶要走的路
落叶有声
声在伏地而眠的行程里
落叶有根
根在仰天而生的来去中
落叶无名
刻上你的姓
就有了姓
有了你的属性
落叶无痕
烙上你的手印
就有了痕
有了你的生辰
从此
落叶有了生命
不必再做宇宙的孤儿
(教育行走活动期间,我翻了翻山鸿老师的诗集《与落叶书》。由于空闲时间真少,没读几篇,感受不多。直到在回程的高铁上才将整本诗集读完。山鸿老师入落叶之城,以叶传情,情深情真。我会落入哪个城呢?我想我要落也会落入天空之城。天空是我的最爱。受山鸿老师的启发,是否可以有一本《与天空书》呢?2019年7月23日下午。)
苏州行——我的教育行走感思录苏州行(其六)
回路
以父亲之名
中途请假回家
所以
我不算逃兵
滴滴快车里
我和司机一句话也没说
对于苏州
那些不舍
已成汗水蒸发
终有一天以雨的形态
滴滴落下
在父亲的坟头
烈日中
想起苏州
又一次通透
这一半的行走
就是完整的旅行
没有错过
或者遗憾
记忆的一片狼藉
生活的一地鸡毛
和此刻的我
握手言和
人生呀
到底是回家
(从苏州到铜陵,路程不远,但于我确实有梦中之境和现实之境的长长距离。短暂的出行,亦有完整的意义。不管去哪儿,要去多久,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家。如同我可怜的爸爸,一生的行走,苦甜酸辣,终是回到大明寺旁。2019年7月24日上午。)
苏州,教育行走,人生旅行中的一站。
下一站,会更好!
苏州行——我的教育行走感思录 苏州行——我的教育行走感思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