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推荐机制的问题,而是你看问题的角度……
近来,简书上的一些变化让很多怀揣写作梦想的写作者产生了某种绝望。毫无疑问,简书的改版升级确实带来了推荐机制的算法调整,这也是目前各种自媒体发布平台普遍采用的推荐机制,例如腾讯企鹅,天天快报等等,大数据时代,系统算法是一种趋向。在简书的首页推荐机制中,签约作者和优秀撰稿人等Table显然是算法中的重点搜索项,这些标签的持有者,已经在自己擅长或熟悉的知识领域通过深耕打下了扎实的输出基础,他们占了很大的比重,但竞争同样激烈。而简书注册机制的开放性,必然导致了写作者的多层面性和多层次性,在简书找存在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在短期内逆袭对于一般作者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
因此,首先,要对自己的存量和积淀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同时,需要调整心态和世界观。简书不会为你而改变,你应该顺应简书的游戏规则,多角度提升自己的综合修为,不要喝了点鸡汤就迷失方向,认为只要努力了就一定需要并应该得到认证,首页推荐机制也必须向你180°无条件倾斜,错了!在简书找不到存在感或想离开简书,很多时候是我们的认知与现实产生了偏离,包括我们对自己的认识。
简书,或许只不过是一种类似于职场的存在,你可以选择它,它同样在选择你。就比如联系到“这个城市风很大”式的职场生存,现在,对于用手写做听课或会务记录,很多人不以为然,甚至表示厌弃,于是,手写记录成为时下不少人的“弱项”,但在实际工作中,手写笔记却偏偏是一种能力基础,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着你的文字综合写作水平…… 对此,我想从练字的角度,谈谈写作的积累问题。
练字有什么用? —— 一手好字不仅能够助力你游刃职场,更能打开你看世界的格局……
在日常工作中,有写作文案经历的人都知道,单靠听会议录音整合记录形成纪要或备案,不仅费时耗力,重复率高,也缺少了在记录过程中对内容的第一道综合提炼,不利于听辩归纳和文字整合能力的锻炼提升。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准确地做好文字记录呢?草书,尤其是标准草书,是一种很有效的工具,在手写记录的应用中,草书有着书法审美和文字综合的双重作用。但很多人,却不这么认为……
于是,我们见到,平时业务培训和专题例会,有的人拿着笔记本边听边做记录和分段归纳,有的人则拿着手机争分夺秒刷朋友圈,把记录留给录音笔去做。需要交会议纪要或备档文案的时候,做笔记的很快就整合出一篇逻辑清晰条理通顺内容完整文字流畅的稿子,按点下班。而玩手机的则开始加班听录音,反复倒带重播整理记录,最后稿子往往由于缺少综合逻辑不具备“纪要”特征而不能通过…… 我属于前一类人,而我用草书记笔记。由于有草书基础,记笔记成为另一种练字,也同步实现了文字整合,我的笔记转化为文章基本不需要多少时间,因为在记录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初步提炼和归纳综合,剩下的只是打字排版而已,我从不加班。
写草书,往往需要临帖,但很多人一般都是选择名人笔墨拓印版本进行临摹,及至自己书写,也习惯以古代诗词作为撰抄对象,但如果用草书撰抄现代政论性的论说文或者是说明文,草书,是否仍具有现代的应用意义和“实用”价值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存在,就是合理。
这里,是我用最普通的圆珠笔,以标准草书撰抄的一篇论说文,论说文尤其是现代论说文,文字中重复的字较多,与古诗词单字不重有很大不同,这也是考验一字不重章这一书法原则的一种挑战,对于重复出现的字,如何做到不重章法,又不失规格,是草书撰抄一个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对撰抄者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之所以选择了这篇文字,也缘于一份对五四体文学的热爱,这是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在五四体演进中出现的具有过渡气质的现代白话文,但它的影响却超过了语境本身…… 练草书,应多练撰抄现代文。
红豆标准草书(圆珠笔) 1923年《中国青年》创刊号发刊词练字,需要从思想和精神层面拓展认识的维度,做有“信念感”的修习
我以为,习练草书,绝不应仅仅停留在临摹古帖或驻足于诗词的风花雪月和高山流水,要打开维度,拓宽视野,在现代经典中提升审美。我撰抄的这篇论说文,是1923年10月《中国青年》创刊号的发刊词——《致青年》:“我们时常听见青年界的呼喊,常看见青年界的活动,许多人都相信中国的唯一希望便要靠这些还勃勃有生气的青年,只是可惜风雪的熏染太厉害了,魔魂的诱惑太有力量了,志行薄弱的父兄,脑筋混乱的师友,每天要对他说很多似是而非的话,亦要使他们做出许多败坏操守的行为,所以许多青年每每仍是不能保持他们的纯洁而为万恶的社会所同化……” 写下这慷慨激昂的时代呼声的,就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青年先锋——恽代英。90多年之后,再次诵读这曾经在黑暗年代寄语中国青年的激扬文字,仍有一种热血醍醐的开悟,仍能迫切地感受到一股热浪迎面扑来,这些年轻热情的文字穿过时空的隧道,依然能令人热血沸腾,心跳不止。
红豆标准草书(圆珠笔) 1923年《中国青年》创刊号发刊词青年,是时代最具生命力的血液。曾经,在中国命运最艰难的时刻,有一批青年走在时代的刀尖上,勇敢地向黑暗的时代发出不同的质疑之声,他们以青年特有的灵感和激情的文字,走出校园的象牙塔,走进工农之间,走进社会的最底层,倾听大众疾苦,申告民族诉求,而具有划时代觉醒意识的《中国青年》,就是一个青年思想互动的平台,也是一个蓄势星火的革命文化阵地。这样的书刊,尽管年代久远,但其中的思想,对于当今的学习,仍有深刻的影响力和启示性……
《中国青年》1923年创刊号扉页当今的中国青年,与时俱进的同时,仍应有足够的历史视角,去丰富内心世界,拓升精神站位。《中国青年》1923年创刊后,恽代英、萧楚女、邓中夏、张太雷、李求实、林育南等一大批青年志士相继在《中国青年》上发表文章,阐述观点,传播新思想,推动中国青年的觉醒。《中国青年》将这些有志爱国青年汇聚在一起,它震耳欲聋的呼喊让无数颗年轻的心怦然而动,它所提倡和鼓动的“红色时尚”引领了无数青年投身革命的洪流,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练字,同样可以了解历史,重塑精神,这就是学习与修炼的意义。
恽代英(1895~1931)旧版的《中国青年》共出版156期,其中恽代英撰稿100多篇,他用沉实而饱满的笔尖,宣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思想,文章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爱戴。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23年创刊号的发刊词——《致青年》,时至今日,仍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思想意义,属于传世之作。如果按照简书的“日更”来算,恽代英在《中国青年》上的文章数量也算不菲,算得超级写手了,但让每一篇文章都能唤起工农千百万,没有足够的洞察世界的能力和发自内心的昂扬激情,恐难以做到。
红豆标准草书(圆珠笔)1923年《中国青年》创刊号发刊词"标准草书" —— 发千余年不传之秘,为过去草书作一总结账,为将来文字、开一新道路,其影响当尤为广大悠久!
1923年的《中国青年》,开启了青年对个人理想和民族命运的全新认识。而与《中国青年》一同问世的,便是在五四文化革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新时代民主意识的"标准草书"。标准草书,是草书的一种新创造,是近代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教育家于右任创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草书,它是在真草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和缮存的一种古老草书的近代“标准”体例。中国著名书法大师刘延涛曾说:"《标准草书》发千余年不传之秘,为过去草书作一总结账,为将来文字、开一新道路,其影响当尤为广大悠久!"本篇标准草书习作,正是以草书的“标准”与当今的硬笔(圆珠笔)结合撰抄而成的一篇草书今用习练。
不难看到,草书与我们平常习练的楷、行等常用书体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标准草书注重单字的“标准”,并不推崇炫技式的连笔勾带,而是力求在单个字上完成"草"的规范,在规范用例的前提下凸显个性风格,布局上力求体现宏观的联系与归一。草书在文案笔记和文学创作中,一直被广泛应用,其简洁快速的体例风格和符号化的“标准”,与速记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职场中文字整合处理一种特殊的技能。而其宏篇布局的内化审美,也对文章写作有着深刻的训导作用,利于从整体上强化文章的衔接转承和气息呼应,这也是一种行文的技巧训练。
红豆标准草书(圆珠笔) 1923年《中国青年》创刊号发刊词 (书法画册) 局部草书,作为一种修心养性的书法摹本,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在临摹习练的同时,可以结合一些现代体裁的文字文章进行撰抄练习,而非必须临抄古典诗词,使标准草书能与时代审美有更加贴合的联系,也能让我们从中感悟到书法的时代精神。像恽代英这篇《致青年》,整篇文字带有明显的五四体文风,十分适合作为草书撰抄练习的标本。而这篇文章本身所承载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意义,或许早已超越了书法所能表达的境界,只是,我们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发现了真、善、美,也从先贤的感人事迹中,领略了更多高尚的人格和美的情怀,重塑着思想,开阔着眼界,我想,这,或是书法习练的另一种境界。
红豆标准草书(圆珠笔) 1923年《中国青年》创刊号发刊词 (书法画册)练字,也是一种修养的沉淀。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临一帖字,让你多一份不堕烦嚣的笃定……
恽代英曾对青年说:“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革命,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要经得起挫折。只有不怕失败的人才是能取得胜利的人。” 撰抄现代论说文,常常能在书法习练中喝到鸡汤,提升顿悟,《致青年》就属于这类。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单纯的审视往往流于偏狭。练字,不应仅仅是练字,更重要的是练思想,扩展视野,提升修养,净化心灵,即便是应用于职场,也不应是为练而练的急功近利式的现实主义,修炼——依托一种潜移默化……
红豆标准草书(圆珠笔) 1923年《中国青年》创刊号发刊词。其中一些字反复出现,而写的时候要有所变化,同时也要注意整体布局和气息衔接联系到在简书上的写作,亦或如此。在高手林立的简书,每个执笔者可能都有自己的写作梦想和奋斗目标,但现实的超越往往并不是一两篇爆款的文章便可神奇逆袭,即便是,也有未来更多的超越等着你去挑战,因此,潜心笃定地潜行,是为学习的必然途径,而不怕困难和失败的信念感,才是支持你走向成功的保证。有人说,学草书太难了,而且就算写得好也没几个人会看,直接然并卵。
手写,是一种优雅的修炼……其实,习练草书是一个不断精进的过程,难抑或不难,本非重点,重要的是从中获取对我们文化修为有益的东西。就如身在职场,除了通俗职业技能,掌握一种独门秘技也是必不可少的“标配”,在字不漂亮成为普遍现象的互联网时代,快速笔记并非现代化电子产品能够有效替代,传统的笔记本仍然是职场中的必备,因此,练好一手字,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错误的握笔姿势,已经成为被国人集体默认的写字“规范” 正确的握笔姿势——手指不挡住笔尖,笔的书写角度为45°从明天起,做一个快乐的积极的人,看书,练字,听听音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们正处在一个崭新的历史岔路口,我们的希望和梦想都随着时代而悲喜,在现实的大浪淘沙中,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成功的亢奋,也不免遭遇失败的困顿,但只要保有一种“信念感”,敢于付出成长的代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就一定能突破自己,超越人生,融入时代的大洪流。就如恽代英在90年前忠告的那样——青年,往往不知道应当怎样去做事,不知道所做的事如何去改良,而中国的青年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好,中国的事总是要做的。每个人的事,也是要去“做”才能有成效,修为自身,最需要的是行动,而最可宝贵的是在做的过程中,那种笃定和坚持。
练字有什么用?如果以一种功利心去看待练字,除非你想成名成家或靠卖字赚钱,否则练来真的没什么“大用”,而且也未必能练成。就如在简书,想单纯靠几篇流量稍大的热文打底就晋级“签约作者”,也是一样的道理。但如果把练字作为一种实用的技能,那练字还是非常好的一种自我修炼,甚至在职场上,你也可能凭一手好字而游刃有余气质不凡。一手好文章和一手好字往往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都需要足够的沉淀和积累训练。有时间,不妨看看书,练练字,少一些浮躁,多一份沉实……
练字是一条路径,通向山海的尽头……
网友评论
写字和写作,必定也只能按着这样的态度来。之前这篇习作可能有读者见到过,之后由于系统升级后的关键词扫描机制发挥作用而被…… 赌气和抱怨是没有意义的,规则就是规则,除非你真的不玩鸟。所以,本次在关键词上做了新的修订,文字结构及内容也做了较大的调整,我想说,简书,我们应该主动地去适应它,而不是抱怨它的改变,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改变,或者改变得有偏离。这一次,对于同样的元素,我加入了更多的思考,也渗入更明确的想法,把敏感性关键词屏蔽(其实它们本身也只是引用但容易引发歧义)后重做调整,原来的元素同样还能有展现的可能,在简书,我需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踏下心来,才能写出带感的文字,所以抱怨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我没有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很高兴这次得到【想法】和【工具癖】两个没有尝试过的专题的收录,主动的自我审视和改变,让你获得更多。潜心笃定的潜行也是一种写作的态度,你的文字应该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