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本来打算好傍晚去运动,可是一想到还要特地换一身运动服,然后走好远的路才能开始运动,想想就心累,于是放弃了;
本来计划好这周看完一本书,结果,电视、手机的诱惑比书大多了;
本来想周末收拾收拾房间,可看着满屋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知从何下手,算了,还是躺会儿比较舒服……
原来的我也是这个样子的,然后还把这些心理状态和行为都归结为“懒”,于是就这么放任着自己,成了典型的“我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直到有一天,同事给我推荐了一本关于“认知突围”的书,才发现,我其实不是真的懒,“所有的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
为什么说是认知能力受限呢?给大家举个例子就能了解了。
比如,现在有人承诺给你一亿,只要你在未来的十年里,每周看两本书,每天早上5点起来跑步1小时,并从早上7点拼命工作到晚上9点,再进行1小时的深度思考,然后才能上床休息。做到这些,就把一亿给你。相信在这种回报很清晰的情况下,很多人是可以咬牙做到的。
但是,如果这些事跟挣一个亿有很强的关联,却没有明确地跟你敲定一个亿的合约,只是告诉你,这么做一定能挣大钱,相信有99%的人都坚持不下来。因为很多人的认知可能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
再比如,我去报个舞蹈班,很可能去了一两次就再也懒得去了,因为在我眼里,学习舞蹈给我带来的好处,无非是提升提升自己的气质,锻炼锻炼身体,而且舞蹈那么难,还不一定学得会,所以,我随便找个理由,就能放弃下一次的舞蹈练习。
而如果我能清晰地意识到,我学好了舞蹈,整个人会更有自信,这种自信会帮助我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更有底气,未来会在某一次的活动中因为这项技能获得上司的另眼相看。那么,我一定会更能坚持下去。
当回报不清晰明朗时,大部分人的动力就不够了,从而表现出懒的特性。而有些人,有远见,认知能力强,能够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回报,所以,他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努力。
所以,我们不自律,不仅是因为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认知的不足,不能很明确地知道这件事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实际的好处。
想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突破原有的认知,然后以切实可行的方法坚持下去。
一是,打破你对原有概念的认知。
一个人的认知程度,多半是基于他的见识、阅历。所以,在工作之余,要多学习,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行业内外的消息,跟上时代的变化。多看书,最好是各个方面的都看一些,这样思维会更开阔,也更能融会贯通。
二是,学会分解任务。
当完成一个任务所需的时间很长、难度很大的时候,可能很多人做着做着就放弃了,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对任务进行分解。这样,当我们获得阶段性的小成就时,就会有满足感,从而给自己提供继续努力的动力。困难的任务也在这样一点一点的满足感中完成了。
三是,试想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后果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它的判断却是主观的。当你想要偷懒时,不妨对偷懒的后果进行适当的加工。比如,想象一下如果不努力工作,就会影响你们整个团队的业绩,你的升职加薪也可能因此受到影响,逐渐被边缘化,被裁员……想想就很可怕。于是,你又能精力满满地投入到工作中了。
四是,“得寸进尺”,帮助你高效工作。
很流行的一句话叫“玩的时候好好玩,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听起来简单,真正实行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人很难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这个时候,可以采用“得寸进尺”的方式进行精力的安排和规划。刚开始,将更多的精力分配给娱乐、放松,集中精力工作的时间稍短一些,等你习惯了这样的模式之后,再一步一步减少放松的时间。久而久之,长时间集中精力工作对于你来说就不再是煎熬,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没有人是天生的懒惰者,我不是,你也不是。
别再为自己的拖延、放纵找借口了。成功与否,能不能做到自律,很大一部分源自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多读书,多学习,多经历,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明白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并用正确的方法去完成计划。
相信你也可以成为一个自律的人,然后昂起头,骄傲地说:“我明白很多道理,我这一生过得很满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