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荏苒,又迎来人间最美四月天,桃李芳菲,春色满园,丝丝春雨润花开,鸟语馨香入梦来。旖旎风光惹人醉,杏花含笑出墙外。
古时的文人墨客似乎对杏花有一种特殊的挚爱,描写杏花的诗句也不胜枚举。
世称“红杏尚书”的北宋诗人宋祁最出彩的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南宋的叶绍翁更是将这“红杏”的韵味发挥极致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娇艳淡雅的杏花也令人生出无限情思,催发出大胆炽烈的爱情。就比如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词,词人韦庄以白描手法为我们勾画出一位纯情美少女热烈追求爱情的形象。
这是韦庄的一首词,韦庄我们很熟悉了,就不在一一赘述。最近总是绕不过韦应物和韦庄这祖孙俩,在他们身上有太多的话题,总感觉聊不完,既然这样我们就继续聊。
韦庄,是见证唐朝灭亡的人,也是生不逢时的人。
60岁时,韦庄才中进士,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了,两年后被封了官,但也只是个县令。
韦庄觉得自己委屈,唐昭宗也觉得这样不应该,于是很快就给他升了官,提拔为判官,去调节西川节度使王建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晖之间的矛盾。
王建——前蜀开国皇帝,而顾彦晖则是黄巢军起义后,收复长安的功臣,这俩人都是一方霸主,谁会把韦庄放在眼里啊!
既然这样,韦庄也有自己的盘算,这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让他们二人互相攻击。
观察了大局之后,韦庄判断王建实力比较强,于是暗中出谋划策,可没想到的是,王建是个狠人,直接就把顾彦晖给干掉了。
为此,韦庄得到了王建的信任和赏识,这也为他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宦官发动政变,囚禁了昭宗,假拟圣旨立太子李裕为帝,韦庄得知消息后,断定唐朝大势已去,遂前往蜀中投靠了王建。
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温逼唐哀宗禅位,建国号梁,改元开平,大唐正式宣告灭亡。
大唐已颓废,再无可挽回,韦庄当机立断,劝王建举旗,自立为王,于是就有了前蜀,王建为开国皇帝,韦庄任宰相。
而这一年,韦庄已经72岁了,他这一生才活75年。
大概韦庄也知道自己寿命不会太长,回望自己过去的大半辈子,觉得很亏,于是就花重金培养了一个姬妾,据说是貌若天仙,精通音律舞曲,十分了得。
由此可见,72岁的韦庄在做了宰相后也是想通了,然而让韦庄没想到的是,王建是个好色之徒,听闻韦庄姬妾倾国倾城,便以教导之名请到了后宫,然后……再也没出来过,竟然给霸占了。
王建是皇帝,韦庄是臣子,怎敢以下犯上,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于是只好借诗抒情,写下了这首《思帝乡·春日游》:

《思帝乡·春日游》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唐•韦庄
赏析
这首词写一个少女的青春的热情和她对少男的大胆追求,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自白。
它描写一位天真烂漫、热情大胆的少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迫切要求婚姻自由,追求爱情和幸福,表现了不顾一切封建伦常大胆追求纯真爱情的主题。
这首词通过对少女心理活动的传神描写,塑造出了一个具有健全人格、渴望婚姻自主的女性典型;这个典型在青年男女被剥夺了自由恋爱权利的封建社会里,有着特别的意义。
但这种一见钟情的爱情,由于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础,纵使刹那间可以爆发出耀眼的火花,若所遇非人也会转眼归于毁灭,以致产生不可设想的悲剧,这是封建社会妇女的不幸处境所造成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这句意思是春日踏青郊游,风吹杏花满头。
此词是写游春,有所遇,女遇男;仅是开端“春日游”三个字就极可玩味,表面看来原只是极为简单直接的一句叙述而已,然而却已经为后文所写的感情之秾挚做了很好的准备和渲染。
“春日”正是感情的春心觉醒的时节,一切都表现了一种生命之觉醒与跃动。而之后更加一“游”字,则此“春游”之人的春心之欲,随春物以共同萌发及跃动从而可知。
其后再加以“杏花吹满头”一句,点明时令是早春,缤纷的杏花花瓣落了游春的姑娘一头都是,“吹”字在此一句中表现出一种当繁花开到极盛时,也同时伴随有花片之飞舞的一种更为缤纷盛美的景象。
而且“吹”字还可表现出一种活泼撩动的感受,则外在之春物遂与游春之人更加了一层直接的关系,写出了春光明丽,少女欢快的场面。
前两句以八个字刻画出女子在融融春光中萌发了追寻意中人的春心。叙写至此,已经为以后的感情之引发,培养和渲染了足够的气势。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这句意思是原野小径上是谁家少年,仪表堂堂、风度翩翩。
于是以下由景转情,情由景生,一位也漫步在原野小径上的少年公子进入画面,虽然少女并不认识他,但他那翩翩的风度,飞扬的神采,却吸引了少女的注目,引起了少女的爱慕。
九字长句“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一泻而出毫无假借,读起来笔力异常饱满。
曰“陌上”,是游春时士女云集之所在。
曰“谁家年少”,则表现了期望的真诚与选择的珍重;更加之以“足风流”,是对于美好多情之预想的最高要求。
“足风流”是少女眼中少年公子的形象,也是少女对少年的评价,少女对少年的爱慕之情全由这一“足”字传出。
因而少女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一个“拟”字,点明这是少女内心的打算。
曰“足风流”,曰“一生休”,前一句写期望之理想,后一句写自我之奉献,两相呼应,极为有力地表现了意志之坚决与感情之深挚。
这一个九字长句与上一句的节奏句式全同,都是前面的六字句以两字为一顿,造成一波三折的气势,然后以一个三字句为总结,字字斩钉截铁,口气是真挚、诚实、坚定的。
这里写出少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殷切期望,然后用“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加重这爱的力量。
这种强力的爱慕之情,不仅使她要终身相许,嫁给他,而且即使以后少年公子将她无情地遗弃,她也决无后悔。
在“足”字上可见少年风流了,至此犹嫌不够,还通过“休”和“羞”两个字,层层加码地予以强调,写出了为爱情不惜代价、终身不悔的决心,进一步突出了少年风流之甚,由此足见少女之痴情。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结尾两句意思是我想要是能够嫁给他,这一生也就满足了。即使被无情地休弃了,也绝不后悔。
结尾处二句殉身无悔的誓词,正是以其深挚的情意,提高加深了这首小词的境界,一个真正愿为理想、事业而献身的人,是为了对它的热爱,词其所写的用情之态度与殉身之精神,确实可以引发读者一种深沉的感动与丰美的联想。
这首词从字面解释或直为“一位女子在游春时对一个风流多情男子的向往和期待。”而若从“自比女性”的角度审视,则小词实际上婉转地传达了作者虽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抛逐在西蜀一隅,但此心仍属故唐的赤子情怀。
首句“春日游”自然是对唐王朝鼎盛局面的期许;二句的风流少年乃是暗喻君王;三句的“妾”即属自比,他是要将终生都托付唐王朝的了,即便如当下的暂被抛别,也是不离不弃——“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态度决绝。
这首词虽是少女单方面的一见钟情,然用通俗明快的语言,率真、坦直的感情表达方式和长短错落、声情激动的语调,塑造出一个敢于冲破礼教、大胆追求爱情幸福的少女形象,异常鲜明,逗人喜爱。
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和清新明朗的笔调,刻画这位少女天真烂漫、极富个性的形象,语言质朴而多情韵,在花间词中独具一格,别开生面,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该一首词纯用赋体,直抒胸臆,热情奔放,淋漓尽致,它用的是长短错落、声情激越的句式,选择的词调与所表达的内容、感情的强度都很相适,最后以誓言般的三个字短句作结,显得十分果决干脆,志不可夺。
作为一位具有封建思想的文人,作者敢于道出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词语,写出这样明快决绝的佳篇,不能不归之于学习民歌的结果。
韦庄抒情词这种真率大胆的作风原本是民间文学的本色,在词从民间到了文人手中之后慢慢朝向婉约化道路迈进的这个历史进程中,韦庄词却一定程度地保留了民间词的一些特色,十分难能可贵。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