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
清晨,早餐桌旁,我陪着儿子一起吃早餐。
为了让小朋友吃饱吃好早餐,国庆长假后,我决定让他在家用完餐后再去幼儿园,并允诺他,只要时间允许,我便会送他去幼儿园。
幼儿园的早餐,主要有蛋类、牛奶和面点,蛋类多为白煮的鸡蛋或鹌鹑蛋,蔬菜类的偏少。
因为从小对蛋黄过敏,直到两岁才开始给小朋友吃整颗鸡蛋,以至于他对淡而无味的白煮鸡蛋,一点也不感兴趣,只有有滋有味的煎炒鸡蛋,才爱吃。
家里的早餐,在品类上,尽量和幼儿园的互补。每天,变着花样的粥或炒饭,不同的时蔬炒鸡蛋,外再加一份甜品,银耳莲子羹,或红枣桂圆茶之类。
要是八点前能到达幼儿园,还能赶上园里的早餐,再喝个牛奶或吃个小面点。这样一来,可以确保早餐既丰富又营养。
饭桌上,小朋友一会用勺子舀着粥,一会换用筷子夹着菜,小嘴还不停地说着话。
为了挤出时间可以送他去幼儿园,我来不及细嚼慢咽,三口并作两口,快速地吃完早餐。
“妈妈,我一会吃完饭还要扮演机器人,好吗?”小朋友一边吃着饭,一边征询着我的意见。
“好,那你要加快速度,快点吃完就可以了。乖,我们一会吃完饭,该出发去幼儿园了,路上我们再扮演机器人,好吗?”我在一旁催促着。
写字桌上,时间表已经显示七点五十。眼看着幼儿园马上就要开饭了,小朋友只吃了几块炒鸡蛋,碗里的粥还没下去一半。
姥姥有点着急了,在一旁给我支着招:“你给孩子夹块肉吃,多补充点营养。”
于是,我从盘子里夹起了一块肉,送到小朋友嘴边,满心期盼着他能张大小嘴,一口吃掉。谁知,半天竟不张嘴。
结果,一滴肉汁掉落在新穿的裤子上。
怒火
莫名地,一团怒火,腾的一下窜到心头上,像那泄了闸的洪水猛兽一般,奔腾着;一声吼叫,轰的一下冲出嗓子眼,像那发了疯的可怕怪物一样,咆哮着。
“你在干什么?怎么就不能好好吃饭?”那分贝高到了极限,尖锐刺耳,连我自己都有些震惊,怎么突然就失控了?
小朋友用惊愕的眼神看着我,终于张开了嘴,吃了筷子上夹着的肉。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失控了,立刻切换了声音模式。
瞬间,滔滔江水,变成了潺潺溪流。“宝贝,肉肉里面含有protein,protein要多吃,对身体好,知道吗?妈妈等你,你慢慢吃,不着急。”
那一刻,多么希望自己的温柔,可以弥补刚才发生的一切。
小朋友看着发飙后又温柔的我,说道:“妈妈,我最喜欢protein了,我还要吃肉肉。”说完,自己用筷子夹起了一块肉,放到了小嘴巴里。
听到小朋友这么说,心里一酸,自责和愧疚涌上了心头。说来也奇怪,叫吼之后,心中的那团怒火,竟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瞬间消散而去。
恢复平静后,我开始反问自己,干嘛要发那么大的火?不就是小朋友没张嘴吃肉吗?也许是孩子早上刚起床,胃还没苏醒,胃口还没被调动起来,对肉肉还提不起兴趣。
不就是掉了一滴肉汁吗?衣服弄脏了,可以擦洗或换掉。要是刚才我把左手托在下面,肉汁不就不会滴到裤子上了吗?
好像始作俑者的人,是我。我怎么把火气撒到了小朋友的身上,把罪责也按到了小朋友的头上呢?想到这,心里更加不是滋味,懊恼不已。
也不知道那声怒吼,对他小小的心灵会产生怎样不好的影响。要是产生了心理阴影,可该怎么办?细思极恐。随即,脑袋开始不停地转着,思索着,该用什么方法缓解或抚平小朋友不安的情绪?
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一书,里面有句话,“想要抚平孩子情绪的波涛,不能把话说得像螺号一样动听吗?”
你的话,像螺号一样动听吗?很惭愧,回想自己刚才的言语,实在是不动听。声嘶力竭,斯歇底里的模样,大概小朋友会认为妈妈变成了一个monster。
我试图用讲道理的方式,跟小朋友讲明白刚才发火的缘由。“妈妈其实不想发脾气,因为小朋友没有乖乖吃饭,所以妈妈才忍不住自己的情绪,发了脾气,但是妈妈发脾了,你是不是也不开心呢?”
小朋友听了我的解释后,撇了撇小嘴,自己乖乖地吃着饭,原本紧张不安的神情也舒缓了下来。我那颗悬着的自责的心,也稍稍回落了下来,跟着舒缓了些。
拥抱
眼看时间有点晚了,我边换着鞋袜,边跟小朋友解释。“宝贝,妈妈今天不能送你去幼儿园了,姥姥送你,好吗?你和姥姥先出发,按好电梯,妈妈一会就来。”
“妈妈,你不和我们一起出发吗?我等你,你不要着急!”原本已经走到门口,跟着姥姥出门的小朋友,又跑了回来。
听着小朋友的话语,我的心一下子柔软了,像那被阳光照耀的冰雪,融化了一般。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你看,多懂事的孩子。刚对他那样发脾气,实在是不妥当。”
我们一起进了电梯,走到小区门口,互相道别后,小朋友和姥姥往左,我往右。刚走几步,突然,身后传来一声,“妈妈,我还没跟你拥抱呢!”
等我扭过身来,小朋友已经一头扎进了我的怀里。顿时,心中一阵温流,泪水盈在了眼眶里。我紧紧地抱着他,真希望时间可以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走在上班的路上,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问题。
我以为,在家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就是对小朋友的爱;我以为,只有小朋友的大快朵颐,才是我做早餐的动力。
我不曾怀疑自己对小朋友的爱,现在,我开始怀疑爱的方式。我更关注的是物质上的爱,却疏忽了对小朋友精神上的爱。
饭桌上,我没有细问小朋友,为什么要扮演机器人,为什么喜欢机器人,为什么不吃肉肉。这些,我都不曾问及。
我固执地认为,饭桌上讲话,就是不好好吃饭的表现,只有吃了那块肉肉,才会增强营养。更重要的是,我忽略了和小朋友之间深层次的对话和沟通,没有读懂他的心。
对待孩子,做父母的,总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认为那才是真正的爱。然而,光有爱是不够的。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听话,殊不知,想要孩子听话,就要先做读懂孩子心的好父母。
做一位会读心的妈妈,把话说得像螺号一样动听,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我需要认真对待,潜心钻研。
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的学习计划,重温《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一书,把理论切切实实地运用到实践中。
温故而知新,希望在重读中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悟。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先学会不断地自我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