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秋
中午下班,打开家门进去的那一瞬间,心里立刻被杂草填满,无名火“噌噌”往上蹿。饥肠噜噜的我,顾不上做饭吃饭,先将茶几上散乱的东西稍微归置到能看过眼去,再将脏衣服扔进洗衣机,然后看了看毛发乱飞的地面,叹息:为什么早晨没发现这么脏呢?
我经历好几年这样的中午时刻,才醒悟到我这样的情绪被称之为焦虑。
那时,孩子爸在外地上班。早晨,我们娘俩在最后时刻起床,我简单制作一点早餐,吃完急急忙忙各奔东西,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
后来,我发现,中午的焦虑是因为晚上和早上的懒惰造就的。找到根源后,我每天晚上将家里大体收拾一遍,或者早起二十分钟,家里就很少出现令我头大的现象,算是我解决了我对家庭卫生的焦虑。
卫生情况导致的焦虑在生完二胎后更严重地爆发。
我上班时,奶奶在家带娃。奶奶本着我家的事一概不插手的原则,地上哪怕脏死,她也能岿然不动。
如果我中午下班到家,她跟孩子躺在床上睡觉,地上玩具遍地,碎屑满天飞,我的焦虑感哪,扑天盖地而来。“你说这个老太太,孩子睡了觉,你就不能稍微收拾一下?”心里这样想,嘴里断然不可这样说。只能闷着头快速收拾,因为我还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准备好午饭,吃完还要赶在上班前洗刷完毕。
这是令我印象最深刻、最细节的焦虑。好在经过这两年的摸爬滚打,我已经锻炼的皮糙肉厚,家里再脏再乱,也基本能做到视而不见。
买不起铂金包的焦虑、住不上大房子的焦虑、开不起豪车的焦虑,似乎离我很遥远。
“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上最好的小学,考不了第一”这些,还真没引起过我多大的焦虑。
孩子上不了机关幼儿园,就上私立的呗,多花点钱而已;
上不了最好的小学,上普通的呗,是否成才学校说了也不算,关键是他自己的发展;
考不了第一就考不了呗,哪能每个孩子都那么优秀呢?
不知道是我太佛系还是我的智商有问题。
我有关注《格十三》公号,调侃中年老母亲的焦虑:
到了中年妇女这个阶段,友谊的套路基本如下:
我们俩都有普通焦虑——普通朋友
我们俩都好焦虑——好朋友
我焦虑而你不焦虑——不是朋友
女儿今年中考,按说我应该很焦虑。但我没有焦虑的理由呀?孩子主动努力学习,不需要我督促。偶尔打个游戏,也不算什么过错。她最终考上什么学校,考上什么班,我根本使不上劲。所以,我干嘛要焦虑?
如果她考不上实验班,先不说人家是全凭成绩考评,就算可以拿个几万几十万把孩子塞进去,我是断断不会去做的。
不是心疼钱,而是我认为那是虐待孩子。她是什么样的学习能力已经用分数给划分出来,硬生生地逼她去跟一群比自己强的人竞争,岂不是打击孩子?况且实验班的课程进度比普通班要快,岂不是要把孩子逼疯?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也是虚荣的,我也盼着孩子考最好的学校,上最好的班级,一是我倍有面子,二是直接影响孩子大学的选择。
作为一个真正理解并尊重孩子的中年老母亲,我认为我需要做的是让我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目标、有激情,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为自己的面子而焦虑。
人是焦虑型动物,当人面临新的事物的时候都会焦虑,这是正常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焦虑分五类。
分别是分离焦虑、欲望焦虑、预期焦虑、被需要焦虑、被害焦虑。主要在于你如何看待,如何疏解这些焦虑。
焦虑让我们心烦意乱,焦虑也促使我们进步,学会正确地处理焦虑,化解焦虑,“化焦虑为力量”,让自己一天比一天强大,强大到焦虑不敢来打扰,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