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请年轻的画家庄苓老师帮我以“澄怀味象”为题画一幅山水画的时候,他说:“这四个字境界很高!几乎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我会心一笑。
这四个字出自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的画家宗炳的画论《画山水序》:“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澄是澄澈的意思,这里作动词用;怀指作为人的我们的胸怀、心怀;味是动词品味;象是形象。大致来说,这四个字字面的意思是:“使我们的心怀澄澈,去品味宇宙万象。”
更进一步说,这个“象”字,它不仅仅指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物象”,也包括幽微的“心象”,包括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这“味”也不同于直接的、具体的看、听、做等,而是一种持续的、投入的体验、感悟。
圣人,是一种理象化的、可以无限接近但永远不能达到的人格,他是可以“含道映物”的,即他本身就是道,他可以无碍地观照万物。但现实的人,则只能努力地去成为一个能够“味象”的贤者,通过对宇宙万象的体验、感悟,去接近道,去接近圣人。
而“味象”的前提是要“澄怀”,要去除执念、成见,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致虚极”,虚怀若谷,也相当于宋儒所说的“变化气质”,以纯净真实的赤子之心去面对、去融入这个世界,才能从宇宙万象中感悟到乾旋坤转之道,循道而行。
我很早就读到宗炳的《画山水序》,非常喜欢,不时重读。多年前,当我准备经营茶业时,我就想到了“澄怀味象”这个词,把它注册成了商标。一次逛茶博会,看到一把刻着“澄怀若镜”的雪华壶,我马上觉得其主人“非我莫属”,当即把它收入囊中。
今年,疫情反而让我决定“把想做并且能做的事情赶紧做了”。于是,我请天津书家雨初老师书写了《画山水序》全文,又请甘肃画家庄苓老师以“澄怀味象”为题画一幅山水画。
昨天,刘乾兄帮我把这两件书画作品装裱成一幅长卷——书画合璧,于是,子澄茶业的镇店之宝横空出世!
附:《画山水序》全文
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
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跕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
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又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诚能妙写,亦诚尽矣。
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