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早班车内,热风徐徐吹拂,片刻功夫,窗户被一层薄雾所覆,外面的世界渐渐变得混沌无序。本想闭了眼不看纷乱的人流,却怕错过发现美的一双眼,用手在窗子上随意划线,眼前的一景一物清晰展现。
你看,有老人飞跑向前,挥动着手臂,像小伙般健壮的身体不减当年;你看,有骑车带孩子上学的妈妈,穿着厚厚的棉衣,包着头,露出眼,孩子坐在电动车后,被母亲挡着风,转眼不见;你看,有人牵着小狗在大街上溜圈,小狗跳动的四蹄,绕着主人不住撒欢儿;你看,还有一闪而过的店面,许多人坐在牛肉汤馆喝汤,如果早上能喝一碗甜咸牛肉汤,那滋味肯定暖胃,浑身舒坦。
班车天天行走这条线,本以为司空见惯,却不知世界天天变,一景一物一人不断有新发现。
玻璃窗上的热气渐渐融化了外面的冷空气,只见很小很小的水粒一点点聚集,一点点变大,终于形成一滴水珠沿着刚才用手所划的痕迹顺流而下。接着,一颗、两颗、三颗……从上看,小水粒不断从高处和四周汇聚一起,变得足以承重时,才顺流蜿蜒而下,到窗户缝隙处汇合,聚成一个大大的水珠,随着车身的晃动从窗台一跃而起,那动作像极了跳水运动员,演绎高空自由落体惊人一幕!
忽然很感动,这小小的生命,没有刻意模仿,只是遵从自身的向往,沿着一定轨迹上演一场完美结局。那一个跳跃,你可曾听到我内心的叹息。一滴水也能活出生命的长度,让短暂的一生,变得绵长而有意义。
收回了思绪,班车一如既往的向前开,拿出手机,完成小打卡《每天学点管理知识》,看到一个小片断:《修禅的故事》。
有甲乙两人去跟师傅修禅,两个人都很刻苦,但是两个人都觉得很辛苦,因为这两个人有烟瘾。
由于师傅很严格,所以两个人一直熬着,终于有一天两个人都熬不住了,就约定分别向师父请求准许吸烟。
甲先去向师傅申请吸烟,结果被师父打了一顿,乙后去向师父申请吸烟,结果师父批准了。
甲觉得奇怪,为什么师父会偏向乙?乙就问甲,你是怎样问师父的。
甲说:“我问师父,修禅的时候是否可以吸烟?”
乙说:“你这样问师父当然要打你了,我问师父,吸烟的时候,是否可以修禅?”
师父说:“当然可以”
这就是沟通的奥妙,沟通的时候,一定不要以自己的目的为目的。一定要以对方的目的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达成你的目的。
看完,忽然大有所悟。
从这个修禅的故事,发现写作就如修禅,如果最初完全是自嗨形式书写,看似很努力,但肯定达不到读者所需,满足不了对方,你的文章就没有阅读量,这就是写作存在沟通问题,站的角度不一样,达成的目的就不同。
就如甲问师父:“修禅的时候是否可以吸烟?”修禅最主要的是修心,就是把你内心的杂念除掉。甲却犯一个错误,要求修禅时可以吸烟,说明看似刻苦的修行,却并没有进入佳境,时刻想着烟的妙处,被师父挨打,可长记性。
写作也一样,如果你有了主题,却填充许多素材,反而不能很好的反映主要意图,写作最主要是“用、简、心”,用就是有用,简就是简单,心就是用心去写。任何无用的堆砌,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写不出一篇通顺、完整的作品。凡是有意添加修饰的文字,看似华丽却空洞无物,不如用简心去写,越简单越有力度,意思清晰明了,如果我们用心思考,反而深入人心。
乙的回答拍手称妙,“吸烟的时候,是否可以修禅?”乙的聪明在于他抓住了修禅的本质。只要心中有佛性,佛陀无所不在。修佛者修炼的是大悟,求的是升华,乙无异是修到了禅的精义。同样是吸烟,不同的申请,一个倒装句,意义大变。
甲修禅是禅中有烟,心有杂念。乙修禅,烟中有禅,已到了随心所欲,禅在心中过,把禅升华的无处不在。可见乙是有大智慧的人,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变通的人,才能达成目的。所以吸烟完全可以!
看似同一件事,不同的问话,完全不同的结局。
我们写作最忌心浮气躁,如果心难以安静,说明遇到了写作瓶颈,要么素材积累不够,要么阅读量小,达不到文章要求。就如给你一篇命题作文,当你的知识撑不起一篇文字的力度,你就要静下来去读书,像修禅那样,做到心静如水。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能够直面自己、正视自己、接受自己。所以不要让焦虑和坏情绪影响你的写作。
不要强迫自己、督促自己我要写成什么样,不要说你认为自己应该说的话。这些应该足够带领着你稳稳穿越心智之地了,你必须持续的做,才能沉浸其中。在做的过程中,你和自己的心智建立了某种连接,无论面对的是什么,你都学会了包容,而这种包容就是放下,“放下”就是禅宗给我们承诺的最终的境界。
很多年前,一位北大中文系的老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想得明白,不一定说得明白;说得明白,不一定写得明白;写得明白,才是真的明白。从中可以看出写作对于思考质量的作用。
写作不是你有了灵感才去写,而是你写着写着突然就有了灵感,当我们有了随时记录的习惯,这种潜移默化就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一个微习惯,它会让你有意识的思考,一刹那的灵感也是你日积月累的沉淀。
不管工作、生活和学习,要时常检视自己的内心。学会包容,理解,有同理心,工作才能峰回路转,有条不紊,生活才会柳暗花明,过得舒心。写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处处留心皆学问,所有的写作都是生活中的积累,没有用心的思考和领悟的深度,就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文字以飨读者。
写作不是自己高兴就可以写,而是要有读者思维,懂得思考的重要性,像修禅一样去悟禅,把我们写的主题升华到禅的最高境界,做到禅无所无在,让文字写的有温度,像乙那样温暖师傅(读者)心灵,你的文字才有价值。
写作要由浅入深,表达要学会递进,考虑周全,写的多了,自然就会深入浅出,把道理讲的明白透彻,读者易于接受。就像修禅,越修越深不管何时何地养成修禅的习惯,心里有禅,禅无处不在。让禅意深入骨髓,写作才能写的深,写的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