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价值是什么简书电影
世俗味的才华,撑不起的野心

世俗味的才华,撑不起的野心

作者: 一叶飘零J | 来源:发表于2017-11-04 18:49 被阅读60次
    修订本的封面:土里土气但却很是有气势

    “你的童年,你的过往,会在你身上刻下日复一日加深的烙印。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大抵能原谅现在的我。”(引自知乎作者:士多啤梨羊咩咩)

    套用知乎上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会造就一个人对待世界的基础”。要理解冯小刚导演的作品、行为或者说思想道德和艺术方式,看他的自传体散文《我把青春献给你》会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书写过程中有很多冯导想到哪写到哪的意识流式的随性,但也基本保留了自传体所应有的关于他过去的人和事,以及由这些纠结出来的情和恨。

    纵观冯小刚的电影,最出名的几部,从最早的《编辑部的故事》到后来的冯氏贺岁片《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手机》等等,无不带着世俗味的气息(《集结号》属例外,后面再说)。他的作品中多是小人物的小日子:结婚、买房、工作、挣扎、谎言、琐事。这里面的人就是我们,为了钱发愁,为了日子苦恼,为了生存苦苦挣扎,所以也最为接地气,最容易产生观众的共鸣,最为老百姓所喜爱。用刘震云的话说,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都是“向艺术要艺术”,而冯小刚的电影,是“向生活要艺术”。而这种形式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冯小刚野路子非学院派的出身,因为他年少时的经历。

    《编辑部的故事》冯小刚作为编剧之一,和王朔等一起参与其中。至此,他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地鸡毛》则是他作为一名导演,在创作上实现了飞跃。

    因为从小看《红楼梦》时留下的巨大阴影,所以他一直对古装片提不起兴趣;因为从小受到《半夜鸡叫》的熏陶,所以成为导演后,“才会对喜剧情有独钟,才会充分地意识到想象力的重要性”;因为当兵时,觉得女兵洗完澡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光着脖子空堂穿上军装的样子最为性感,一直“想为这样一个细节拍一部电影,抒发多年来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女兵情结”,所以才有了今年的《芳华》;因为在“好梦”时就与“空中小姐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当国航客机在韩国釜山坠毁时,他才会买了鲜花献给机组……可以说,他的世俗气一部分源自他童年单亲的生活,源自他退伍后的拮据日子,源自“好梦”公司开始时的噩梦……

    他的经历,为他导演作品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但是要用如何的手法去表达,使得熟悉平常的生活、对话、故事变得生动和着迷,还需要另一部分的力量——他所遇到的人,他电影的编剧。从最初的王朔,到后来的刘恒和刘震云,无不为他撑起了一部部戏。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说:

    “像很多读者一样,我对王朔小说里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的生活和他们使用的语言都十分的熟悉。他笔下人物的嘴脸都酷似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朝夕相处的同学和朋友。而这些日常的生活,和日常生活使用的语言,经王朔一番看似漫不经心的描述,竟变得如此生动,令人着迷。这种与时俱进的视野和观察生活的角度,对我日后的导演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指导我拍摄贺岁片的纲领性文献。”

    “有人认为贺岁片很容易,只要有几个明星,占住一个新年档,随便找人攒一个剧本就可以了,结果观众不买账,电影拍出来没人看。原因很简单,剧本不行。而要想得到一个好剧本,必得是选对一个认真负责,手里没有其他活,能够拿出半年以上的时间,不辞辛劳,不怕麻烦的编剧。这样的编剧是不能和随便对付一个本子二十天就完活的编剧一个价位的。”

    (其实目前大家吐槽最多的王晶和刘镇伟等等许多的电影就是如此,明星堆砌,却毫不重视剧本。)

    因为有了“中国最好的都市平民写作者王朔,有中国最特色的农村城镇化写作者刘震云,以及在商业和艺术上平衡度把握的非常好的写作者刘恒”(引自知乎作者:飞鸟冰河),所以他的电影能够把握都市小人物经历的同时,能够用细节精准的描述直击观众的内心。

    曾经的王朔和冯小刚

    自身的经历加编剧,成就了冯导世俗味的才华。

    也许有人会举《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甚至虽然不甚成功的《一九四二》作为反驳,这些都是非冯氏喜剧的典型代表。《集结号》确实成功,它所折射的反战主题,反的很接地气,很有人情,很能感同身受,但是《集结号》的成功,其实是剧本的成功,而编剧正是刘恒。《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等等作品也概莫能外。正如冯导自己说:“从《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到《一九四二》,都是由作家和小说决定的电影风格”。

    高中时看的《集结号》,当时相当感动

    虽然这些非典型冯氏喜剧作品的成功并非决定于导演,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对导演的野心一窥几分。

    据书中所描述,其实早在1996年他就想拍描述有违社会公德的《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后更名为《一声叹息》),此时,他的《甲方乙方》才刚刚获得成功。而改编《一九四二》,更是在1994年就已经向刘震云提出过。为了拍电影,他可以谄媚逢迎,低三下四——书中拿出了很大的篇幅描述了如何赞朋友、企业家、师长、同行。为了上进,他会因为察觉了上头对对王朔的忌讳而开始慢慢疏远……

    原本他可以在自己的领域继续呼风唤雨,一条道走到黑,但是因为野心,他还是选择了试一试不同的路子,做一做不同的电影。也许我们该为他的尝试、为他的担当敬佩,但事实是,他的才华并没有撑起他的野心。

    他的电影开始遭遇滑铁卢,即使延续了《甲方乙方》的原因设定,但《私人订制》也没有在延续《甲方乙方》的辉煌,只能毁誉参半。而他自己开始成了“小钢炮”、“冯大嘴”,到处开炮。“我随便拍的片子(《非诚勿扰》),就大卖,我用心拍的片子(《一九四二》),就赔钱。”“中国怎么这么多垃圾电影,还不是因为有那么多垃圾观众。你不去捧场,就没这东西,往往垃圾票房还很好。”“我的电影绝对不是垃圾,如果票房不高、口碑差,那都是有原因的!”怼人没商量。怼的让观众已不在觉得他只是隔壁嘴多点、话辣点的冯大爷,而像个自作聪明的泼皮。

    回到书中,《我把青春献给你》能够让我们多少理解冯导的电影风格,但可惜的是,对于过往的一些伤痛和阴暗,他选择隐去了,比如前妻的名字都没有提到,只是在谈到女儿时以妻子代替;比如他只说到了追徐帆时的甜蜜,却完全不说这事曝光时,他对媒体和公众的态度。也许如刘震云在序言中所说:“每个人面对自己和自己历史的时候,都有一种胆怯和躲闪”,所以书中也有许多非真实或避开的事实。也许如他自己所说“记忆就好像是一块被虫子啄了许多洞的木头,上面补了许多的腻子,还罩了很多遍油漆。日久天长,究竟哪些是木头哪些是腻子哪些是油漆,我已经很难把他们认清了。甚至还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认为记忆中有价值的部分其实是早年就补上去的腻子,而被我忽略的部分却有可能是原来的木头。这一点是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最心虚的,但我仍可以告诉读者,大体上它还是一块木头,而不是贴着木纹纸的铁”。

    只是,他的才华,没有撑起他的野心;这本再版的图书,也没有带回我们心中虚心平民的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俗味的才华,撑不起的野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hq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