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听了老师的两节故事私房课。
人为什么喜欢看故事,是它有满足人们的情绪价值,也就是能通过看故事获得一定的心理满足感,虽然有某种虚幻的成分。
我们现实中得不到满足不了的内心渴求,在故事里得到虚幻的满足,也会有短暂的开心。
我们就是非常喜欢那种被满足的感觉。几乎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获得内心的满足感,为了那种感觉,我们有时候不惜付出时间精力金钱。
所以人是活在感觉里的。但是人除了有感觉还有理智。人如果过度追求感觉就会,丢失自己。
其实我不太喜欢看故事也不太喜欢写故事,但是听一听老师的课,还是很有收获。因为很多事都有相通之处。
2
最近只是写日记而且可能有为了凑字数的嫌疑,所以更文写得有点七零八碎。自觉也没有什么看点。
所以也就很少能获得阅读量,实属正常。也没有放在心上,还是很平静的,不像以前有段时间那样得不到关注就非常想要去抓取,然后就总是不停地去执着。
人都还是渴望被看见,被注意被关注被赞赏,几乎是所有人最底层的渴望。
但是希望自己名实相符,当然现在也的确名实相符哈哈,因为自己没有实。
如果水平不行还获得了很高的曝光度,那也是一种不幸。
希望自己所发出的能量都是正能量都是高能量,能够给世界带来光明平和与安详,不管我的能量多么微小都希望能让世界因我更美好一点。
人不光要有德还要有才,才能更好地美化世界,才能让人效法你,也走到正路上来。德才兼备的人真是稀有。
3
下班回家做饭,熬姜枣膏。上次熬的膏已经吃完了,又熬了一锅。最后收汁的几十分钟,必须全程搅拌以免糊锅,不然就前功尽弃了。
想到正好要给爸妈寄东西过去,给他们也寄一瓶我熬制的姜枣膏吧!想到爸妈每天早上冲一杯女儿熬煮的味道,一定感觉很不一样吧!
虽然告诉方法他们自己也能熬,或者从网上买也可以,但是都不如我亲手熬制的好啊!把这一份爱寄过去让他们尝尝味道。
虽然事情很小,但有真情在里面,就很不一样。
所以如果做每一件小事,都是为了给他人给世界带来美好的话,那么事虽小,但也有了它的价值与意义。
如果是以这样的心态来做事而不是为完成任务而做就很不一样了,就多了一份喜悦,少了一点压力与疲惫。
其实打扫卫生,洗碗,工作,读书写字,甚至发一个小小的正能量的感悟,这些小事哪一件没有这种价值与意义呢?
如果活着的每一秒都能为他人为世界带来一份小美好,那活着就有了意义。虽然是自己定义的意义。
那么就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珍贵的时刻吧!
就让我们的一生谱出虽平凡但美好的一曲,也不枉来世上一遭,也不辜负那些为我们的生命能够活着而牺牲与消耗的一切。
哪位老师说过,早起发愿很重要,发愿今天是慈善的一天,有意义的一天。
发愿有点宗教化了。其实就是早起想想让我们醒来的这新的一天成为怎样的一天,是为了什么而努力的一天。
做每件事时,想想我为了什么要做这件事,我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做。
所有的时间与努力,希望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了世界因我而美丽。
4
齐老师说:“只要写不死,就往死里写!”真的是至理名言。
写得不好没关系,七零八落没有条理也没关系。只要真心去写就是一种进步。
只有写写写练练练,坚持不懈地去实践才能有体悟才能慢慢找到感觉,然后摸索出一条只适合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路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