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一个21岁的日本青年用他当拳击手赢来的人生第一桶金,作了一个大胆决定:用这笔钱开始环游世界。在接下来的7年时间里面,他穷游了欧洲,美国,非洲等几十个国家。他在28岁回国的时候,又做了人生中第二个旁人有点看不懂的决定:创立自己的建筑工作室,立志成为一名建筑师。1995年,54岁的他成为亚洲首位获得世界建筑界顶级荣誉普利兹克奖的人物。他被人称之为“清水混凝土诗人”。他的名字叫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自幼家境贫寒,他16岁就开始以打拳击为生,这期间还当过卡车司机。他几乎没有上过学,也没有经过正统的建筑学训练,所以,他也被很多人称之为“没文化的日本鬼才”。
1974年,另一位20岁的青年刚刚从大学辍学。跟安藤忠雄曾经的经历很相似,他也找了份卡车司机的工作。1977年,这名青年在看了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之后,也同样作了人生当中的一个大胆决定:辞掉工作,立志此生做一名电影导演。七年之后,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自编自导的影片《终结者》。这部影片的拍摄只花了650万美金,却在美国斩获了3600万的票房。他也从此一炮而红。13年之后,他拍出来闻名于世的《泰坦尼克号》。这位卡车司机的名字叫詹姆斯•卡梅隆。
我相信,在安藤忠雄和詹姆斯•卡梅隆人生最迷茫,最黑暗的那段时间里,他们的脑子里面肯定也在想着这个问题: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那六便士,为了眼前的苟且,还是为了月亮,为了诗和远方?
我曾经看过知乎上一位答主的一篇文章《诗和远方是误导年轻人的最大毒瘤》。他在文章当中写道:
“自己曾经是一个向往诗和远方的闷骚文艺青年。会写诗,摄影,弹吉他,听各种文艺骚男的音乐,到各地去流浪。我把头发染成葡萄一样的紫红色,戴上所有朋克风的铆钉饰品,带上我假把式的磁铁耳钉,穿着破破烂烂的牛仔裤,去参加豆瓣的青年活动,去听各种小众的地下音乐会,去犄角旮旯的博物馆看展览,日出的时候还会禁不住热泪盈眶。”
然后,他紧接着写道:“我总是幻想着周围的人膜拜我至高无上的绝对逼格,会有一堆即可又开放的文艺女青年疯狂的涌到我的床上;那些忙着挣钱看不到生活中诗意的人,会在我的面前自愧不如。然而,后来发现,我幻想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发生。长久以来,我的人生一无所获。从身体健康,感情状况,职业前景,人际关系到个人幸福感,我都糟透了。”
如此这般,当他看到他曾经钟爱的这一切,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回报的时候,他开始感觉生活欺骗了他,开始声嘶力竭地控诉诗和远方的毒害。开始顿悟并感慨:人生还是要为了苟且而活啊,去他娘的诗和远方。
我想说的是,无论是眼前苟且还是诗和远方,这只不过都是人生的一种选择,其实没有高低贵贱,或者好坏之分。
而且的确,在这个大家都在忙着挣钱,致富奔小康的时代,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填饱肚子当然是第一位的。我们当然不能要求这个世界所有人都为了诗和远方而饿肚子。
任何事情都得分人,从一名拳击手最后把自己变成世界上最知名的建筑设计师之一,我绝对不相信安藤忠雄在他最穷困潦倒的时候,脑子里面想的全是,当建筑师是否好就业,好挣钱。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拳击手或者是卡车司机能成为第二个安藤忠雄呢?恐怕没有。我也不相信所有卡车司机从小就没有任何梦想,他们绝大部分人只是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困难,最终选择了放弃,选择回到原有生活的舒适区里而已。
想真正成为一个有理想,心中时时刻刻装着诗和远方,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实现这个理想的文艺青年哪有那么容易?不是你染个葡萄紫,穿着破洞裤,玩玩乐器就能被称之为文艺青年,也不是你逛逛书店,逛逛画展就胸怀诗和远方。
首先,诗和远方是一种信仰。你如果能随随便便就抛弃它,怀疑它,甚至咒骂它欺骗了你,那其实跟那些咒骂上帝欺骗了自己的基督教信徒没什么两样。只能说明你只是一个伪文艺青年,因为你内心根本不笃信它。
而且胸怀诗和远方是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的。你得能忍受得了寂寞,你能沉浸在文学和艺术之中,你内心真正得有一个足够丰富的世界,来抵御外界的各种诱惑。
最后,谁说诗和远方就一定等于穷困潦倒了?我上面列举的这么多人好像没有一位真正是穷困潦倒的吧。我们很多人既鄙视郭敬明,但又怕成为梵高,这就是很多人随着年龄增长的心态转变。因为,周围的人都在告诉他:别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不靠谱,是时候要成熟一点了,赶紧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吧,你总不能一辈子就这么混下去吧。当这些话听多了,很多人自然而然就放弃了。这就是为什么成为一个活得好的,有逼格的文艺青年是极少的,标准也是极高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曾经的文艺青年,多年之后,慢慢觉得被生活欺骗了,开始大声咒骂诗和远方害了自己。
在我自己二十岁的时候,我也极度迷茫,我内心深处并不喜欢我大学所学的生物专业,但是我也不知道我自己真正擅长什么,想要什么,将来可以以哪种方式来养活自己。我只是知道自己很喜欢语言文字,喜欢看书和写作。然而,那时的我,并没有勇气说自己在这方面有天赋有才华,没有勇气去孤注一掷地,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也因为没有任何人告诉我究竟这条路到底是不是正确的,是不是值得的。
但是,随着接触的优秀的人越来越多,看的书也越来越多,当我看到安藤忠雄,詹姆斯•卡梅隆,昆汀•塔伦蒂诺,王小波,王朔,阿乙,J•K•罗琳的时候,我似乎开始相信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你曾经对自己缺乏信心的想法,开始有了自信,开始发自内心地相信,有志者事竟成,这句“俗套”的名言。
2012年,我毅然决然地从北京一所还很不错的生物类研究所退学,开始学英语,从一个英语小白考到了雅思七分。之后,去了澳洲学习英语教育。在国外,一边求学,一边打工做兼职翻译。
在澳洲留学三年之后,回国开始当上了英语老师,同时也真正开始了我最热爱的写作,同时做一些翻译工作。2018年完成纪录片《Dominion统治》和TEDxChengdu大会的字幕翻译。
一路走来,虽然跟很多大牛不能比,也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我用六年时间将一件自己曾经觉得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并最终实现了。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不管是自己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不管是选择了面包,还是孤注一掷决定要在诗和远方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最终只要是对自己的人生是负责任的就好。人生短短几十年一晃就过,只要几十年之后,自己回想起来,不会后悔就好。
其实,这里的诗和远方更多时候是指抽象的理想,并不是直接指代文艺。而且真不要将文艺和艺术看得比别的专业都高尚,学做寿司,学做木匠都能成为大师,也同样受到人尊重。
年轻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要趁早想清楚这辈子到底想干啥,喜欢干啥,以及擅长干啥。一旦这个问题想明白了,理想也就有了;有了理想,剩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原文发于知乎账号:Mike Zha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