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随感想法历史
国不强大,何谈天下?---读《从晚清到民国》

国不强大,何谈天下?---读《从晚清到民国》

作者: 微尘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17-03-03 20:02 被阅读3157次
国不强大,何谈天下?---读《从晚清到民国》

在去年看《万历十五年》时,有朋友推荐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晚清七十年》是台版的名称,在国内发行时,改为《从晚清到民国》,上周看过以后,感慨颇多,一则为唐老的治史严谨所折服,凡史必征,任何一项数据,一段轶事必有出处,不似有些博人眼球的“史棍”信口雌黄,二则对晚清以降的国民苦难、皇庭昏聩、革命救国等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更深刻的感受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几年前,我曾看过张鸣写的《历史的坏脾气》,以丰厚史料为基础,以人物为切入点,众多鲜为人知的史实读来酣畅淋漓,拍手叫绝。我原不理解为什么会用拟人化的角度来讨论历史,脾气是生物才有的情感特质,历史何谈脾气呢,更何以评价其“坏”呢,读过唐老的《从晚清到民国》,掩卷沉思,略有领悟。历史是“太史公”写就,史官往往受当政者舆论导向所左右,必然取其所谓“精华”,去之所谓“糟粕”,以至于同一历史人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政体从不同角度有不同评述,以至于历史“无常”,如坏脾气般。譬如张学良,共产党敬之为民族英雄,国民党斥其为叛徒,而在其身边旁人眼里只是一爱慕浮华的花花公子、纨绔子弟而已。唐老身为近代史之翘楚,还有一贡献即开创口述历史之先河,我从他回忆录里获悉一轶事,说当年邀张学良去纽约做口述历史,张虽九十余岁,亦心心念念与其老情人幽会,以至于被赵四夫人裹足限行,这是多么有趣的一段轶事啊。无论对历史人物如何盖棺定论,作为人,必有其七情六欲,有其理想与追求,能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的人都不是凡人,历史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瞬间的一闪念或许可以把你从“狗熊”变成“英雄”,反之亦然。我们从小受的历史教育是一元的,对历史人物的评判多是单向的、片面的,唐老的浩繁史料完全颠覆了我对某段历史或对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等历史人物的固有印象,历史不那么单薄,变得更为立体、丰满。

国不强大,何谈天下?---读《从晚清到民国》

     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有温度的历史,从原来的《李敖有话说》到现在的《晓松奇谈》的受欢迎程度亦可见一斑。对于史书的喜好,自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对于作者的选择更甚于书本身,总体史观我尊崇钱穆,明代史我独崇黄仁宇,近代史我偏爱唐德刚,当代学者里力推韩毓海。看他们的书,文笔汪洋恣肆,古今史料相互映照,文学造诣,国学功底之深厚让人佩服。阅读他们的作品自是身心愉悦、极为享受的过程。然而,写史书的读后感也是极难的,感想太多,以至于不知从何落笔。谈论史实,已无必要,书中史料详尽的可以当成辞典,评点历史,亦甚惶恐,惴惴然不敢妄议,仅可记录下阅读时的点滴心得,与书友交流,供方家指正。

     对于近代中国的苦难,自我有记忆起,印象中都是清廷无能,官员昏庸,以至于列强入侵,强霸欺凌,民不聊生,太平天国、义和团彼伏此起,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大清王朝摇摇欲坠,在这块风雨飘摇、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大地上,抗夷救亡的故事接连上映,从孙中山到毛泽东,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从逻辑上看,似乎这个过程的发展是合情合理的,历史不就是如此的往复吗?以史为鉴,花无百日红,朝无万世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再辉煌的开局也逃不过覆灭的结局,清朝亦然,康雍乾虽盛世200余年,历史已揭示了清廷衰败的结局,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成功或衰亡似乎都躲不开潮起潮落的周期率。那么,历史的真相仅至于此吗?不尽然,这些是表象,对于周期的趋势预判虽然是对的,但也只是在表象上总结表象的经验,这种经验只能用于推测可能的未来,也很好的迎合了西方的特殊心机:“共产党的未来也必然覆灭,而当前的腐败就已现端倪”。任何时代,任何政体下都不会像“天上人间”似的歌舞升平,处处锦衣玉食,毫无问题。如果历史仅给我们提供悲观答案的话,那一定是被有心人左右的历史。

      历史应该告诉未来,而未来也是要证明历史。所以,探究历史的本质,挖掘其最核心的内涵于我们才有裨益。本着这样的目标,我浅谈对于《从晚清到民国》的两点感受。

     首先,得民心者得天下,政权的根基在于基层。自古以来,官逼民反似乎是政权颠覆的一贯的前置模式,除了朱元璋等少数派真正获得成功而改朝换代外,无数陈胜、吴广都只是历史进程中的插曲。但他们的牺牲揭示了同样的规律:如果把人民逼上了绝路,掌权人也不会得安生。中华民族不属于悍族,绝大多数中国人安逸于男耕女植,瓜田李下,若官逼民反,人民则不得不反。洪秀全之所以能够成势正因了那么多的民众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与其苟且偷生,不如殊死一搏。而天平天国的倾颓也是因为“洪等一众王”忘了初心,贪慕荣华,荒淫无度,置百姓于更甚的水深火热中。他不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义和团起事虽缘于曹州教案,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杀进京城,不料却被利用,一样的烧杀抢掠。我特别赞同唐老的观点,被压迫阶级一旦具备压迫别人的机会,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会这样,究其缘由,终究是格局不够,很多时候,出发久了,却忘了为什么出发,打着为了苍生黎民谋幸福的旗号,等到自己荣华富贵后还有几人还记得当初的理想?

     所以,认识现在的中国现状,就必须了解中国近代史,从清末一路泥泞中前行的近代中国中体会中国革命的伟大。不历风雨,怎见彩虹,没有那个政党可以随便成功的。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紧紧抓住了两点:一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紧密联系群众,依靠“土地革命”获取的民心建立起强有力的人民军队,很多战役的胜利是广大朴实的人民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种民心所向在中国历史上,也只有唐代“府兵制”可与之媲美。二是深深扎根基层,紧密把握多民族的特殊国情深耕细作,正是由于毛泽东等伟大战略家“星火燎原”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在军阀割据的交界处生根发芽,扎根于边疆和边区的最基层,长征也是从大西南的纳西、彝族、藏族地区,到大西北的回族、羌族聚居区,长征是宣传队、也是统战营,南征北战中共产党统领了少数民族的精神家园,而少数民族的支持也是共产党安身立身之重要力量。中华民族给我们留下太多的伟大遗产,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正是综合了唐太宗的均田、府兵和康熙大帝经营边疆的经验,继往开来,打破基层与上层的藩篱,从而把传统的中国成功转型为现代中国,实现民族团结平等,维护祖国统一。

     因而,对中国革命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我们的根基在哪里,我们应该往哪里去,倘若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从孙中山到毛泽东的革命经验,则基层必乱,若丧失了建设少数民族及边区的经验,则边疆不稳。

     其次,定国安邦必须有民族精神为支撑。太平天国以洪秀全“拜上帝会”之名于广西聚众起义,一群狂热信徒被裹挟,化宗教信仰为政治力量,最终酿成死人无数的大悲剧。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戊戌变法试图以夷制夷,维新政府却无疾而终。唐老认为“历史是条长河,永远向前流动。在历史的潮流里,转型期是个瓶颈,是个三峡。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变乱的性质,就是两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现象,其间死人如麻,痛苦至极。不过,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之一日。从此扬帆直下,随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之洋……”对于唐老的“历史三峡论”我是赞同的,乱世如惊涛拍岸,各种思潮、崇拜如狂涛奔涌而至,浪花淘尽英雄,伫立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英雄。清末到民国的历史证明,西方的宗教、夷技救不了中国。要解决中国的问题,还得靠我们传承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

       凡读完《从晚清到民国》的朋友我都会推荐他读《苦难辉煌》,他们在时序上是紧密衔接的。如金一南所言,中国的革命历程,是一个热血喷张、狂飙突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民族精神崛起的过程!是什么让先辈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怀揣救国救民的思想?是什么让先辈们在缺衣少粮的困境下依然敢打敢拼,决不投降?是什么让先辈们在生死存亡紧要关头,力挽狂澜,从苦难走向辉煌?那就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需要信仰的力量。《苦难辉煌》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一个民族的崛起,首先是精神的崛起;没有精神的崛起,任何民族的崛起都是不可能完成的!我们永远不能因为匆忙,忘了初心。望着先辈们远去的背影,看似苦难离我们远了,辉煌离我们近了,可如果我们腐败了、堕落了,没了信仰,丢了百姓,失了民心,回到苦难也只是和曾经辉煌的苏联一样,一夜间的事!

中华民族始终胸怀天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种胸怀不是版图扩张,不是“中国威胁”,而是希望为天下太平和发展贡献力量。唐老认为中国第二次大的转型将在50年内结束,届时中国将变成一个现代国家,实现人民民主、法制的目标,毫无疑问,在习总书记带领下,改革的序幕已经揭开,“一带一路”启动、亚洲发展银行建立……而我们这一代人,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相关文章

  • 国不强大,何谈天下?---读《从晚清到民国》

    在去年看《万历十五年》时,有朋友推荐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晚清七十年》是台版的名称,在国内发行时,改为《从晚清...

  • 读 《从晚清到民国》

    小时候读历史是为了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的确是磨灭了我对历史本身的兴趣。而现在读历史,我更想是从中学到一些智慧,从前...

  • 从晚清到民国

    对历史我算是文盲 这本书看得我也是头西昏。有很多生僻字,由于是台湾人写的 言语上读起来不是很顺畅 ,所以速度也是很...

  • 《从晚清到民国》

    1 林则徐与徐继畲在鸦片战争时期就开始呼吁改制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同治中兴”期间...

  • 从晚清到民国

    马克思说,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晚清到民国,其内忧外患,何尝不可以从之前的你方唱罢我登台上寻得规律。 《从晚...

  • 从晚清到民国

    终须等到中西文明现代化扯平之时,始可言其是非也

  • 何谈家国天下?

    食品安全举国哗 校园净地遭践踏 全民声讨情激愤 水落石出定严查 官商勾结违国法 残害花朵坑国家 轻描淡写饰太平 附...

  • 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从晚清到民国,再到共和国,时代洪流中的家族命运沉浮。(美)周锡瑞 著 全书按年代时间叙述,家族支脉繁盛,内容枝节庞...

  • 四大米市芜湖

    四大米市芜湖 从晚清到民国,芜湖凭借周边市县稻米产区和青弋江、长江水运的优势,成为天下粮仓,被列为...

  • 今日随笔

    今天继续阅读基辛格先生的《论中国》,发现如果把《从晚清到民国》、《曾国藩》以及《红星照耀中国》和这本书串起来一起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不强大,何谈天下?---读《从晚清到民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ir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