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小波杂文》读书笔记(十八)

《王小波杂文》读书笔记(十八)

作者: 深山松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1-05 17:27 被阅读0次

01.05.2019

《积极的结论》

众所周知,人可以令驴和马交配,这是违背这两种动物的天性的,结果生出骡子来,但骡子没有生殖力,这说明违背天性的事不能长久。

(我第一次知道骡子的来历,增长了见识。顺应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发展,也是我们一直在提的话题,说的比较玄乎,其实就是因果关系,前后逻辑性。除了我们自己的发展,还不要忘了子孙后代留点资源。)

《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

在人与兽、人与自然力的竞争中,人这一方的先天条件并不好。

(比勤劳、比耐力,我们的祖先真的堪称世界之最,再后来,人的本性暴露出来,天性好吃懒做享乐,文化的逐渐消退,人更爱自己。也由此得出结论,前辈们总感叹,一代不如一代,不能吃苦,做事不能坚持。

如何在物质比较丰富的当代,让年轻人树立目标,有理想,活得更充实呢?这个话题太宽泛了,因为每个成年人都遭遇这个问题了,六零七零面临社会的变迁。

网购、支付方式、突如其来的拆迁、下岗、子女的房价、二胎爷爷奶奶,值得每个人深思。)

我认为中国文化对于物质生活的困苦,提倡了一种消极忍耐的态度,不提倡用脑子想,提倡用肩膀扛;结果不但是人,连驴和猪都深受其害。

(那个特殊的十年,那么多思考的人遭遇不测,更多人保持缄默,等待这段岁月的离去,慢慢煎熬。而如今物质虽然看起来很丰富了,高昂的房价、教育经费、养老金、医疗经费,让我们不再淡定。

本可以扬眉吐气用脑子生活了,稍微一用脑,个人的想法被一再否定,缺乏安全感的我们,不敢再去碰弦。埋头苦干、不敢生病、不敢离职,人人心中有黑洞。藏起这个黑洞吧,我们继续生活,毕竟还要活下去,并且活得有丝丝痕迹。)

《漫谈的王小波师承的“经典”》作者:hubugui

如果仅仅是读了《论语》那寥寥万余字的文本,就因之断定孔子“没什么特别让人佩服的地方”,这就如啃着大树上掉下的果子却嘲笑生成大树的根一样没有道理;难道说在这个时代,所谓的“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的风度就兴如此吗?

(偶然在一大波杂文中发现了一篇驳论小波的文章,鲁迅先生也批判孔老二,封建礼教,然而鲁迅仔细品鉴了古典文化。有人批判他滑头,反对古文化,为什么还经常引用古文化。

我想这就是他们把古典文化做了分解,吸取精华去其糟粕,面对复古热潮,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醒大家不要迷恋,照搬,尽信书不如无书。)

《卖唱的人们》

当时满街都是这样的盲人,就我一个明眼人,我觉得这种景象有点过分。我见过各种各样的卖唱者,就属那天早上看到的最让人伤心。

(一个善良的人对自己的优越点绝不沾沾自喜,趾高气昂,他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无论他用多么低格调的方式创作,本质都不会坏。我们可以想象在六一那天,每天报道一群患病的小孩只有在医院度过。

那种情形也让人动容,尤其是已经做了父母的人,以前我是比较反对见到乞讨的就散钱,然而看到抱着孩子的父母,我第一时间不是去分辨真伪,只是想帮助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小波杂文》读书笔记(十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kd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