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电影《芳华》中,战地医疗队救助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伤员的画面震撼人心,一个十六岁的年轻士兵临死前向何小萍讲述他的家人,突然一阵巨响,房顶塌了下来。十年后何小萍告诉刘峰,那个叫石林峰的士兵问她的最后一句话是:果丹皮是什么样子?
我体会到严歌苓的话:“战争不是英雄主义,是一条条年轻的生命。当时整个医院都是血腥的气味,你会知道,疼痛是有气味的。”在电影中,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情节是一个清晰的坐标,在这之后,刘峰的芳华被彻底撕得粉碎。
在《芳华》里,冯小刚试图糅合的元素很多,青春、人性、战争、友谊和爱,这让《芳华》远不止是一部传统印象中主线明确的故事片,那样的片子太多,也不缺《芳华》。
也许每一个观众都能在《芳华》里找到不同的情感共鸣,一些人回忆他们的芳华,一些人找寻上个世纪的印记,一些人感悟人性的薄凉,一些人体会战争的残酷。
冯小刚把《芳华》拍得很文艺,比如何小萍最后那段独舞,比如旁白的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体,还有一些电影感太强的镜头调度和演员过重的表演痕迹,让这部电影十分“电影”。
可与这些表面相反的是,《芳华》内在却传递出一种难得的真实感,个体被抛掷于变迁的时代洪流中,被冲刷或淹没,每个人的命运不可避免地被牵引,我们在其中看到我们与父辈共同的影子,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芳华、血色青春,而他们比我们所有的更难忘。
一些人是不幸的,而一些不幸却无意间成就了绚烂。我们所处的时代,也许是最好的时代,没有战争,没有痛苦,于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芳华与上几代人比较起来,总显得势利和矫情了一些,被无止境地消耗于房价、升学、网络和“堕胎”中。
难以想象,等到我们垂暮之年,也找不到一部属于我们的《芳华》以缅怀青春。
除了冯小刚的用心,《芳华》呈现的真实感还要归功于严歌苓。原著小说是严歌苓的自传性作品,严歌苓曾是文工团的舞蹈演员,又做过战地记者,亲身经历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来成为旅美作家。
我读过严歌苓的《陆犯焉识》《白蛇》等好几部长、短篇作品,也看过她的访谈和报道,她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作家”,她以工匠精神进行写作,注重搜集真实素材。
战地记者的经历和在美国的写作训练,使严歌苓得以开创全新的体验式写作模式,而在《芳华》的原著小说创作和编剧中,她更是注入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情感,终让这部电影获得更多观众的情感共鸣。
最近几年,国内大导演尤其青睐严歌苓,也许是他的作品关注大时代中的小人物,题材得巧,拍出的电影总显大气丰满。这部《芳华》有了冯小刚的雕琢,更显得意味深长,纵然也能挑出很多不足,但仍属上乘之作。
今天观影的一个细节是,《芳华》散场时,我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杵着拐棍,坐在前排,一脸认真地盯着屏幕,也许她也想起自己的芳华吧。
电影不仅是一场戏,更是一场绝佳的造梦术,人们可以在荧幕上的光影里穿越无限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