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民广场散文简友广场
信仰是幸福的源泉(上)

信仰是幸福的源泉(上)

作者: 牧杖 | 来源:发表于2020-03-13 20:33 被阅读0次

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也就是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自然倾向。幸福以自身为目的,同时又以其他一切目的之目的。这种以幸福为伦理活动终极目的的观点被称作幸福主义。

古希腊时期很多哲学持幸福主义的观点,但他们对幸福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数追求的幸福也各不相同,如贫穷人以财富为幸福,奴隶以自由为幸福,悠闲者以快乐为幸福,贵族以荣誉为幸福等等。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生命的自然目的之幸福出自人的自然禀赋和本性;自然所产生的一切东西,都有目的和能力相适应的共同特征,无能力实现目的或无目的之能力,都是非自然的。人的生命也是目的与能力的自然统一。人独特的自然能力是理性,理性是一种分辨是非善恶并趋善避恶的能力。当理性如此指导人的行为时,理性便成为德性。更具自然目的与自然能力相适应的道理,可知幸福生活必然是有德性的活动状态。

然而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把“幸福”等同于“有德性”,快乐也是幸福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有德性的活动伴随着痛苦,或最终寻至不幸的后果,那么他只能在正常意义上被认作是悲惨,而不是幸福。他认为幸福的人就是“那些按照完全的德性活动,在一生而不只是一个短暂时期有充足的外来好处供给的人。”只有神才是不需要任何外来好处,只通过自身本性的完善便能够得到幸福的存在。人类只有借助一些外来好处,才能实现自身的德性。但他又强调财富、名誉、门第、闲暇等外在好处不是幸福的原因,正如音乐家成功演奏的原因不是他所使用的乐器一样。他也不赞成以外在的好行为追求目的,他明确地表达了一种利他主义的道德准则。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力图在快乐的生活和道德追求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一方面强调德性是幸福的本质,另一方面指出快乐时幸福的外在条件。没有德性的快乐和没有快乐的德性都不是幸福,但相比之下,前者比后者离幸福更远。

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人们的生活,将人们的幸福观分为三类。一是追求钱财和满足各种欲望的生活;二是追求政治生活;三是追求知识的思辨生活。第一种生活追钱逐利,第二种生活求名,第三种生活求知。大致上,这三种生活分别相应于我们今天常说的“从商”、“从政”、“做学问。可见人的活法古今中外也不外乎这几种。

相关文章

  • 信仰是幸福的源泉(上)

    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也就是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自然倾向。幸福以自身为目的,同时又以其他一切目的之目...

  • 信仰是幸福的源泉(下)

    第一种生活将幸福等同于感官享受与生理快乐。我们可以理解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最终目的,但赚钱却不是。第二种生活是政治生活...

  • 蚊子咬我 外三首

    ​良知是幸福的源泉良知是幸福的源泉良知是幸福的源泉,我无良知不幸福,良知是执政者无上权利幸福是执政者,为全民造福幸...

  • 幸福的源泉

    人生重要的是经历, 幸福,是自我创造的源泉 幸福的源泉 是理想变成现实的满足 幸福的源泉 更是自我解脱的面对 人生...

  • 《思考致富》-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力量,自由及幸福的源泉,创新是获得新的幸福的源泉和动力,而幸福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他在物质生产(也就是劳...

  • 2019-10-28

    你是幸福的源泉

  • 感受爱——幸福的源泉(上)

    世界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从不缺少爱,而是缺少感受爱的能力。今年出现了一个特别流行的网络词...

  • 关于信仰

    信仰是人力量的源泉,不论你信仰什么主义抑或什么宗教,它总是人们生活处世的准则,迈向明日的指引,信仰是灵魂之魂...

  • 幸福源泉

    【书籍】幸福的方法(上) 【标题】幸福源泉 幸福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自我体验和感受 001人生夺冠非幸福 赢得冠军,...

  • 爱是幸福的源泉

    爱是天性,是一种自然本能; 德是人性,是一种道德修养。 爱的能力决定幸福指数,付出当作常态,真爱伊始。会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仰是幸福的源泉(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sy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