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38期“赢”专题活动。
下午的考场里,居然遇见了之前同事的女儿。之所以这么确定,是因为她的名字,那是我和同事用了大半年时间翻词典查诗经才取出来的,重名的机率不高。我仔细打量她的脸,眉眼间有同事的影子。这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因为有舞蹈功底,身姿挺拔,看上去非常有气质。
有监考纪律在,我没和她打招呼。等我查完所有考生的卷头填写信息,再回头,她正趴在桌子上熟睡,嘴角挂着亮晶晶的口水。我拍拍她的肩膀,告诉她答题卡必须保存好,不能折损脏污。她翻个白眼,漫不经心地把答题卡移到桌子右上角,继续趴桌子睡去。我把她碰落地上的身份证捡起来,她没看见一样转个方向接着睡。
主考老师示意我不必管闲事,说考前培训没有要求叫醒睡觉的考生,我尴尬地笑笑,回了自己的位置。即便培训要求了,看她刚才的反应,我应该也没办法要求她正常答题吧。
监考最适合天马行空胡思乱想。我看着睡得旁若无人的女孩,突然想起之前同事说过的一句话:累点就累点吧,反正不能让她输在起跑线上!
同事是个争强好胜的人,凡事都要求尽善尽美,对于唯一的孩子,更是用尽心思。第一次看见她的花式胎教,我差点儿惊掉了下巴:把录音机放在腹部播放音乐、左七右八拍打孕肚、用手电筒光从不同角度照射腹部,还有其它我已经记不清的方式方法。我问她这些胎教方式有没有科学道理,她答得斩钉截铁:我相信它有,它就一定有!
孩子出生后,她找关系延长产假时间,一心一意研究早教。她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去不同的早教机构上课,英语、音乐、婴幼儿瑜伽、色彩、左脑开发、蒙氏数学。她给我们几个准妈妈科普早教知识,反复强调“一定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三四岁的孩子有了自己的见解,小女孩偶尔会表示“不想去上课”,她就会满脸怒气训斥女儿:我给你花了这么多钱,还要辛辛苦苦来回接送你上课,我图什么?还不是为了你好?
后来,看见她女儿的机会越来越少,偶尔看见,也是坐在电动车上愁眉苦脸,不用问,肯定是要赶去上某个辅导班。她把女儿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之前的舞蹈、合唱、演讲、围棋、游泳,又增加了新概念英语、奥数、作文等文化课的提高班。
再后来,她调动工作到县城的一个学校,调动理由很简单,县城的辅导机构水平远远高于镇上的辅导班。她说,现在的孩子都在学编程,可以提升孩子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艺不压身,多学一门知识,她就可以赢得更多的机会。
之后,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她很忙,从她朋友圈各种课程的点赞、抢课可以看出来。她还经常录制女儿下腰劈叉或者弹钢琴的小视频,在评论区和各种赞美的声音互动,言辞间是掩饰不住的自豪和炫耀。可能是我很少点赞评论吧,她在朋友圈对我设置了屏蔽权限,最近几年,我们也完全失去了联系。
今天看见她女儿,说不吃惊是假的,但其实也算是在意料之中。一个没有童年的孩子,很难有幸福的未来。超前教育迟早会出问题,因为孩子的发育与心智成熟需要一个过程,急于拔苗助长只能弄巧成拙。
很多家长都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孩子作比较,他们把“绝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挂在嘴边,“赢在起跑线”已经成为了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座右铭。
我很理解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领先于别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跑得更快更远,最好是能以火箭般的速度取得进步。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你的孩子真的能够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吗?他们也许曾经赢在起跑线上,曾经是令人骄傲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他们最终如你所愿成为了真正的人生赢家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