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缺位的几种形式
1,父亲过早离世
电影《不一样的天空》,父亲过早离世,母亲深受打击一蹶不振,长子长女不得不过早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不敢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敢追求自己的梦想,生活很压抑。哥哥吉伯特每天的生活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照顾智障的弟弟阿尼。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339/fe7dad42eff5205b.jpg)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父亲因为疾病或意外等原因过早离世。
我以前的一个唐宝宝学生,爸爸得白血病,妈妈在外面打工,家里爷爷奶奶种地,还有一个稍微大点的哥哥,相对于其他唐宝宝,这个孩子的认知发展很差,6岁才偶尔送来康复,爷爷奶奶要出去种地做事,这孩子大多数时候被锁在家里。
2,爸爸不在家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339/1d05fa2ee0de0d86.jpg)
电影《回归》中父亲缺席12年,有的说是因为离婚了才导致父亲缺席12年,我不这样认为,离开12年夫妻感情变淡很正常,父母双方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也都是明事理的人,我觉得是因为父亲特殊的工作性质有关,母亲曾说父亲是飞行员,而且这个父亲无所不能,他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很短暂,这三天的时间还在处理打电话,挖盒子等事情,有评论说估计是特工。电影里没有表现,但是原著剧本里有暗示,剧本里最后情节是兄弟二人开车拉着父亲的尸体回家,在路上遭到陌生黑衣人拦截,他们取走了父亲在小岛上挖出来的小盒子,然后把父亲开的那辆车炸毁。从此再也没有父亲这个人。
我国尤其是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现象很普遍,很多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只有爷爷奶奶。据统计,我国有6000多万的留守儿童。这就意味着有6000多万的孩子享受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在严重缺失父母亲情。
我的一个表哥家的孩子,从出生一直到长大成人,一直是爷爷奶奶带,他的父母常年在工地上做工。我们隔壁家父母离婚,女孩留给父方,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过年才看得到她爸爸。也有的家庭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留家里照顾孩子,这种现象更普遍,我身边很多家庭都是这样,不然家里没有经济来源抚养孩子。
离异家庭,孩子和母亲生活,父母关系很僵,这样的情形下父亲很难与儿子相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339/b274ca87c71e81bb.jpg)
例如,董洁和潘粤明四年的婚姻,这对金童玉女以一种难堪的方式选择了结束这段婚姻关系,留下的只是一个什么都还不懂的儿子顶顶。2014年,潘粤明董洁离婚了,也许是后来潘粤明和董洁二人闹的太僵,到底是董洁出轨王大治?还是潘粤明好赌?外界众说纷纭,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潘粤明和儿子顶顶这五年里难见一回。一次节目上,顶顶一句:“想爸爸了”。不知道心疼了多少人,而潘粤明被问起儿子顶顶,也是在节目上多次落泪。总是会在提前顶顶时,发自内心,眼角不自觉的噙着眼泪,一个转身就剩哗啦啦的泪水!
3,父母是焦虑的母亲或能力较强的母亲和缺少责任感的父亲这样的组合,父亲容易在孩子心目当中缺位。
一个“焦虑的母亲”为了释放焦虑,而不由自主地抱怨、操控着父亲和孩子,当父亲拒绝被操控的时候,焦虑的母亲就会对父亲的怨恨加重,父亲从此开始在家庭中缺失——不是他真的消失了,而是他不被孩子们看到。
有人说:“好象我父亲一直都没有起什么作用,虽然父亲一直在这个家里,但我屏蔽了他。”
他之所以会屏蔽父亲,实际上是因为母亲的焦虑和抱怨破坏了父子或父女的关系,所以即便父亲每天下班都回家,每个周末都在家,依然在家庭教育中处于缺位的状态——父母之间的紧张焦虑的状态,不断抱怨的母亲,以及母亲与子女之间从小到大就必然存在的亲密关系,让孩子会无原则地跟母亲站在同一个战壕,这其实意味着父亲在家庭中被孤立,甚至于处在隔绝状态。甚至于孩子会为了支持母亲,而站在父亲的对立面,反对父亲的言行。
浩浩爸爸和公公就是这种关系,婆婆是个特别焦虑爱抱怨的人,时常在浩浩爸爸面前诉苦,所以浩浩爸爸会特别心疼婆婆,而怨恨公公。
还有一种是母亲能力较强,为家庭付出更多,更容易赢得子女的敬佩和尊重,而父亲缺少责任感,父亲对子女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我们一个邻居家就是这样的,孩子妈妈常年累月起早做点小生意赚钱,还要做农活,洗衣做饭,孩子爸爸有些好吃懒做,在周边的德行名声也不太好,2个子女都是站妈妈这边。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亲的参与
1,从心理上,没有父亲参与的孩子更加敏感,缺少安全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339/7362244d6a4ffffa.png)
电影《回归》中12年才相聚的父子,伊万时常担心父亲会杀了他和哥哥,当哥哥不守时被父亲惩罚时,伊万拔出刀子和父亲对抗,面对父亲的震惊,他选择逃跑,怕父亲杀死他,实际上父亲担心伊万的安危,不顾自身安危来救伊万,却意外摔死。
董洁和潘粤明的儿子顶顶,父母离异后孩子5年都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孩子变得特别敏感。我们隔壁家父母离婚,女孩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这个女孩也是特别敏感,有次玩滑板被一个男孩绊倒,女孩很生气很委屈却又强忍着眼泪没有哭出来。
2,从性格上,没有父亲参与的孩子会胆小,缺乏主见,容易优柔寡断,缺乏自信。
电影《回归》中两个孩子12年的成长里都没有父亲,他们也没能继承父亲的优良品格:哥哥安德烈缺乏主见、惯于妥协;弟弟伊万则胆小恐高,不敢跳水,也不敢从高塔上走下来。伊万看到父亲和哥哥爬那么高,其实他也想看看上面的风景,长期的胆小让他不敢迈出这一步。在父亲死后,哥哥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339/e01929c46ae140d3.png)
电视剧《紫藤花园》里的沈源,性格优柔寡断,沈源的父亲是个果断精明的人,但他很少参与孩子的教育中来,沈源在母亲和奶奶的呵护中长大,虽遗传了家族里的良好基因,但性格问题导致他的婚姻情感路途很坎坷。
3,从能力智慧上,没有父亲参与的孩子会欠缺
电影《回归》中12年才相聚的父子,在短短的相处时间中,父亲碰到问题总能够解决,车子陷入到泥潭里出不来,父亲用树枝垫在车轮下,父亲得留下来推汽车,让从没开过车的哥哥开车,引领孩子大胆尝试,要到岛上没有船,他们自己动手造船,发动机不工作了,父亲指挥2个孩子划船到达目的地,风雨无阻,碗丢了,父亲教他们自制木碗。在12年没有父亲参与的时间里,没有人引领他们。
4,从事业上,没有父亲参与的孩子会很坎坷
父亲会引领孩子世界,《回归》中父亲给儿子们上的第一课,让他们品尝酒。喝酒是参与男性世界的一种仪式。重要的是这种仪式,而不是酒精本身。 教会他们权威与服从 正像所有神话与历史所揭示的,男性世界是一个权威与秩序的世界。尊重并服从权威,或者成为权威,是在男性世界里生存的必要法则。
没有父亲参与的孩子会害怕失败害怕冒险,成长的过程中被母亲保护得太好缺少独立能力,没有人带领他们冒险。
一个人想要在这一生中有所成就,就必须拥有力量,而力量来自于父亲。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339/3c19e3fdb69be878.jpg)
绘本《月下看猫头鹰》,原本在这样一个漆黑寂静的夜晚小女孩应该害怕的,但有父亲带着她去冒险,故事中的父亲让女孩见识猫头鹰是要带给她勇气、智慧和力量。
5,从婚姻情感上,没有父亲参与的孩子会很艰难
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父亲的参与,会在婚姻里寻找父亲,男孩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父亲的参与,在自己的婚姻中也会重复父亲的婚姻模式。
女孩长大后谈恋爱的对象,都是以父亲作为参考的。小时候,女孩子如果看到自己父母非常恩爱,看到了自己父亲对母亲的爱。长大后,女孩会以自己父亲为标杆,作为衡量男朋友的标准,一定要找个像父亲那样的好男人。可是,父亲长期不在家,女孩子就会迷茫、猜测:到底什么样的男人才是好男人?什么男人才是适合自己的呢?女孩不知道、不懂男人,就会轻易的相信甜言蜜语,一段又一段恋爱,情路坎坷,自己伤的遍体鳞伤。
有个男孩,母亲非常刚烈,父亲在家庭中被母亲排斥、打压,男孩对此的评价是:“我父亲什么也不行,也不怪我母亲打压他,他干不了,只好我妈做……”男孩长大后在婚姻中完全重复了他父亲的命运,最后年纪轻轻就性无能,因为他缺乏力量,既没有力量离开这样的婚姻,也没有力量征服这个跟他妈妈一样的女人,所有的力量都用来压抑自己,憎恨自己。儿子在婚姻中重复父亲的痛苦,在事业上重复父亲的懦弱。
子女学会跟父母相处,除了事业上会减少障碍,获得助益之外,还会使得子女获得良好的夫妻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