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鲁襄公五年(前568)十二月辛未,担任上卿长达三十三年之久的季孙行父终于以大约七十岁的古稀之龄去世。《传》对其评价不乏溢美之词:
…….季文子卒。大夫入敛,公在位。宰庀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左传.襄公五年)
季文子自从于宣公八年(前601)接替突然去世的公子遂担任大司徒以来,先后有子叔肸、公孙归父、臧孙许、仲婴齐、叔孙侨如、公子偃和公孙婴齐共七位卿被驱逐、处死或者病逝,从客观上大大削弱了未来可能挑战季氏权威的潜在威胁,为其重塑鲁国诸卿格局创造了客观条件。到季孙去世之时,鲁国已经确立了“三桓”为主加臧氏、子叔氏轮换执政的政治生态。
不过就是这样一位对鲁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臣,史书竟然没有留下真名来。通常资料记载为季孙行父或者季文子,不过这分别是他的字也即尊称和他的谥号;按照春秋时期其他字“子行”或称“行父”者的起名惯例来推断,季文子很有可能名“逆”,也即迎接的意思,与“行”相对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季孙行父也当被同时代的人称作季逆、季孙逆或者司徒逆等等,不过出于对他的尊重而一般典籍只写作季孙行父或季文子。
与一般历史爱好者观念中的印象不同,尽管季孙行父拥有对朝政和诸卿完全的掌控力,其子季孙宿(武子)并没能在其去世后直接继任大司徒一职,也即此处仍然遵循鲁国历史上一职沿袭下来的“世卿不世职”惯例,由季孙行父身后的大司马仲孙蔑(孟献子)登位上卿。此提法主要的根据来自我们之前曾经提到过的:
……十一年春,季武子将作三军,告叔孙穆子曰:“请为三军,各征其军。”穆子曰:“政将及子,子必不能。”……(左传.襄公十一年)
也就是说到了襄公十一年(前562)为止,季武子仍然没能执政,也即叔孙豹所谓“政将及子”,看来到排序第一的大司徒仲孙蔑(孟献子)当时身体已经不好了,因此预计未来的几年内季武子将要拥有执政地位。当孟献子于襄公十九年(前554)八月去世之后,季孙宿(武子)终于登为正卿,也即后来叔孙豹家宰杜洩所谓:
……吾子为司徒……夫子为司马……孟孙为司空……(左传.昭公四年)
杜洩所谓“吾子”就是指说话的对象季孙宿,“夫子”就是其原来的主人叔孙豹,而孟孙则指孟献子之孙仲孙羯(孝伯),这说的都是仲孙蔑去世五年之后(前549)的事情了。
所以我们确定在季文子去世后六卿排序微调为:
季孙行父去世前后六卿变化情况如表,尽管季文子去世,但鲁国政局完全没发生任何实质上的变化:季、孟两族仍然牢牢地控制住内政和外交,叔孙、臧孙和子叔子作为其专门扶持的裙带关系掌控着其余的卿位。
当然这种安排也有其先例可循,当同样权倾朝野的大司徒公子遂去世的时候(前601),其子公孙归父并没能直接继任上卿,而是越过臧孙许、公弟叔肸和仲孙蔑直接登位第二位的大司马,而原先的司马季文子则成为司徒:
公子遂去世前后六卿变化情况如表所示,历史在这里重演了。只不过公子遂身后的季孙、臧孙、叔肸和仲孙几乎没有一个是自己的党羽,而季孙去世后扶持的诸卿全部是季、孟的裙带关系。因此季文子生前的布局是相当成功的,而公子遂所属的东门氏则由于制造过“杀嫡立庶”以及杀害司空叔仲彭生而制造了诸多对立面,以及鲁国邦际关系路线的变化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关于季孙行父是否真的忠于公室,一直有诸多争议。从其葬礼的铺陈以及家族的生活方式而言固然是相对朴素的,所以被认为是“相三君而无私积”。不过从后世的风评角度,则还有一些其他的视角:
……乐祁曰:……鲁君必出。政在季氏三世矣,鲁君丧政四公矣。无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宋司城乐祁犁明确指出,鲁之宣、成、襄、昭四公皆丧政,而政权已经掌握在季文、武、平三世了,所以至少季文子是致力于抓权的。当然人们可以认为季、孟掌权针对的仅仅是其他潜在的竞争对手,但客观上讲其确实从根本上削弱了公室的利益。
不过就当时诸侯盟主晋国的立场来讲,晋、楚争霸在襄公在位初年进入到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作为其在东方重要据点的鲁国维持一个尊晋、稳定、统一的政治格局比起出现双头甚至多头政治、亲齐与尊晋相互博弈的格局当然要有利得多。因此从季、孟轮流执政到后来的“三桓”掌权、甚至最后驱逐鲁昭公都是在晋国执政卿大夫的默许甚至授意下实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