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是在和你的微信好友说话。 你知道你是否已经被人拉黑、屏蔽、删除了吗?有可能你会说,身为一名社会人,谁还没有几个拉黑屏蔽的朋友!
我的研究领域是人际关系,今天和大家说说如何打造你的朋友圈?如何更快地让人认识你?如何更好地经营好人际朋友关系?
首先说几个发圈的雷区。一是每天发圈超过5条以上的,二是经常转发带有“速看,下一秒就会被删”“转发一位好吗?”的,三是频发视频、产品的微商,四是一直发布负能量或装逼的。还有之前较流行的发送“你朋友圈也该清清了,然后是感谢你还留在我朋友圈之类的信息,更有甚者直接一句清理朋友圈,收到勿回!”不得不说,这个微信本身很low,你在收到的同时会想“这什么鬼!”
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之风吹遍大江南北,大牌小牌杂牌的付费平台蜂拥而起。有个现象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就是得到专栏第一季的大咖迟迟未再出现在第二季。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就是内容同质化、专栏打开率下降、用户热情忠实度减退,大咖自己另辟天地,消费客户认知升级迭代,以及客户难以真正的从“碎片化知识”中获益,只是徒增焦虑及浮躁。
现在的真实处境是什么?那就是 “我为我自己代言”时代的开启,人人皆媒体,人人皆直播,人人皆产品。斯坦福的一个教授,早前研究了波士顿郊区的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和经理人员是怎么找到工作的?他找了282个人,从中选取100个人做面对面的访问,发现其中通过正式渠道申请,比如看广告、投简历而得到工作的不到一半;100人当中有54个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工作的,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当你绞尽脑汁纠结于简历该怎么写才能引起HR关注的时候,一半以上的工作已经被那些有关系的人拿走了。斯坦福这位教授的研究发现,真正有用的关系不是亲朋好友这种经常见面的强联系,而是弱联系。想想你的朋友圈里会少见“求推荐,**岗位诚招人员,要求……”的内容吗?
所以,请用心打造你的朋友圈。让你的个人品牌植入朋友心。这是什么概念?简单地说,就是要做一个你朋友中遇到问题后会立马想到你的人!不是说全国范围内你是这方面的专家,而是说你是你朋友圈里这个问题的专家。
朋友圈的本质是一个人的现状之窗。世界在更新迭代,朋友在不同的家庭、社会、环境烙印中成长变化。多年未见后,我是否还能够顺畅地和朋友沟通?我是否还能和朋友好好玩耍?在看了他们的朋友圈之后,你心里会有答案的。我有个初中同学,费了好大周折才沟通联系上的,自加他微信以后,就天天收到他卖产品的微信圈更新,我忍了三天,最后屏蔽了。这样即使他再发哪里游玩的照片,我也不能及时和他互动了。还有个研究生同学,当时他是特别优秀地直博了。博士毕业后,他的圈就没离开过他的宗教信仰,见面后宗教一直挂在嘴边,最新的境况是因他在大学课堂里宣传信奉的宗教,被辞退,现在在餐馆当服务员。
你的圈就是你的生活,就是你的态度,就是你的信誉。所以请珍惜这一亩三分地。
我们自己内心经历了很大跨越,但是对别人来说我们看起来和昨天没什么两样,如果你潜心打造圈,你的朋友会感受到的。你朋友圈的喜怒哀乐不是你朋友的喜怒哀乐,请别什么东西都往上发。
那如何发圈?我的建议是3H。
第一个“H”,是HAPPY,你发的内容是令人感到快乐的,幽默的,愉悦的,轻松的,上进的,美丽的主题,永远保持一种年轻的心态。
第二个“H”,是HELPFUL,你发的内容是助人的,好处的,利他的,有帮助的,提供资讯信息的,发出链接的,带有自身思考的,干货满满的主题,要增强你的核心技能。
第三个“H”,是HEARTFUL, 你发的内容是显示你是热诚的,真诚的,不唯利是图的,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的人。
切记,你眼里的世界不是他人眼里的世界,你千挑万选发朋友圈的比基尼照片,对你的朋友可能是另类性骚扰。你觉得你的比基尼照片美轮美奂,但是请站在别人角度上思考一下。虽然他们在圈里凶猛地为你点赞。
你的朋友圈就是你的信誉信用,这是极其稀缺的社会资源,好的信誉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心灵能量的消耗,也是人生成长的加速器。
改变自己,改善人际关系,从改变自己的朋友圈做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