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狗十三》,哭成狗。
中年妇女读13岁李玩,竟毫无障碍,每个眼神能都懂,每缕心思都能合上。
即使没养过狗,即使出生年代早20年,即使父母没离婚,我还是经历过如出一辙的13岁。
没错,李玩能代表每个女孩的13岁。
在那之前,世界黑白分明,欢喜纯粹,我们还是自己。
在那之后,天地混沌,悲伤四处潜伏,我们只能选择性地做自己。
父亲说女儿懂事了,其实是李玩渐渐收敛起自我,去默默迎合浑浊的成人世界。
人生就这样悲哀地轮回,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也终将变成自己讨厌的模样。
同一个世界,同一种家长。让我们来细数一下,电影中那些最令孩子讨厌的“家教”梗:
1、大人没必要跟孩子道歉。
爷爷弄丢了爱因斯坦,却不直接说,而是由爸爸说。说了很多,却没一句歉意。
老人怎么可以给孩子道歉?爷爷不道歉,爸爸也不道歉,还反过来数落李玩任性,甚至大打出手,嫌她不懂事。
最后的结果很有讽刺性,李玩给爷爷道了歉。
可是,令李玩困惑的是,弟弟打伤奶奶,李玩觉得弟弟应该向奶奶道歉,爸爸却说:“小孩子懂什么?”
这种双标,孩子实在消化不了。
大部分女孩可能没李玩执拗,但一样被大人当做空气。
在他们眼里,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是不需要独立人格的。
2、想当然操控孩子。
李玩喜欢物理,想报物理兴趣班,但爸爸硬逼她改成了英语。
爸爸两次让李玩给大人敬酒。
继母让弟弟在爸爸同事面前背三字经。
狗丢了,继母又买了一只一样的,不顾被李玩识破谎言,全家坚持说这就是丢了的那只。
孩子是道具,剧情再狗血,都必须配合大人演下去。
3、出尔反尔,趋炎附势。
爸爸答应带李玩去博物馆,却因为应酬耽误了,不仅没有歉意,反而当众附和别人贬损女儿的兴趣爱好。
爸爸拍领导马屁,当众卖弄苏东坡的诗词。领导问李玩读什么书,李玩说《时间简史》,领导说那都是小孩子看的书,要看就要看“子曰”。
继母紧跟着拍上了,说自己儿子从小就抓古典文学,并让孩子当众背《三字经》。
4、人后溺爱,人前逼迫。
全家把弟弟宠成了小皇帝,却又逼他背三字经、学轮滑。
结尾,李玩看着弟弟学轮滑的眼神意味深长。
弟弟被教练逼着喝牛奶喝到吐,跌倒了几次伸出手求助,教练却一再闪开,让他自己站起来。年幼的弟弟哭着求抱抱,却被教练一把甩开。
难怪这部电影被雪藏了5年,还不是因为戳中了“中国式教育”的痛点:父母剪断了孩子翅膀,却怪孩子不会飞。
我该学会坚强时,你宠溺我;我脆弱时,你却逼我坚强。
做过李玩,所以同情她。但是看到电影后半段,我们却又无法恨李玩的父亲。
这是因为,我们一半是李玩,一半是父亲,两个角色都真实地附在我们身上。
李玩渐渐活成了父亲理想中的样子,但父亲却又十分清楚成长的代价。
看到最后,李玩的妈妈终于在电话中出场。
爸爸接到前妻电话哭了。
为什么?
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的理解是,继母小三上位。跟小三过了几年,李玩的爸爸才明白当初弃之如履的,原来是何等珍贵。
日子过来过去变成一个模样,小三甚至还不如原配称心。
在片中有伏笔,爷爷数落爸爸不懂事,只是没点破。
李玩的爸爸捂住女儿的眼睛,放声恸哭,是向回不去的过去忏悔吧?
正如李玩走在街上遇到爱因斯坦,不去相认,反而怕被狗认出来,是因为自己变了,变得没脸见狗。
像《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是童年的隐喻,狗也是童年的隐喻。弄丢了狗,就是弄丢了童年,而且丢了两次,最后一次丢得太彻底。
片尾,李玩终于忍不住,躲在街角哭起来。
哭是向童年致敬,也是向童年告别。
看过一项科学研究,说人体细胞每7年会全部更新完毕一次。也就是说,每7年就会诞生一个新的自我,那个自我和7年前的自我并不是同一个人。
细思极恐。如果一个人能活到70岁,他要变身10次。对过去的记忆,仅靠基因复制来维系。
想想看,7岁之前的我们是原件,后来的我们都是复印件、复印件的复印件。
什么时候复印出了差错,生命就停止了。
因此,每个人都有向童年致敬的理由,因为从此以后,我们会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越来越虚伪,越来越不喜欢自己。
冰雪溪,用文字认识自己,用文字与你相遇。公号@冰雪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