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随笔散文
【随笔连载】品茶论道(三)

【随笔连载】品茶论道(三)

作者: 行走在乾县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20:04 被阅读20次

(二)饮茶应知的常识——喝茶与品茶

今天中午上班时,拿了别人送给妻子的玫瑰花茶。据说这茶有清热解毒、促进代谢、和肝养胃等诸多功效。但妻子不喜欢喝茶,什么样的茶都不喜欢喝,所以这茶在家里放了快半年了,也没有人喝。自己索性把它拿到单位去,即使是“牛嚼牡丹”,也比放坏了扔掉要强得多。

对于广大的凡夫俗子而言,喝茶是为了解渴,一口气喝上一瓶、一杯都是正常现象,这在那些高雅之人(妙语小尼)看来完全是牛饮,是糟蹋了茶水。或者在比如我,虽然是读书人,但喜欢茶叶放得多多的、酽酽的,最好有些发苦,估计最终也免不了像刘姥姥一样,被人厌恶。

莫道妙玉太过计较,自明清高,若一个人极力追求的艺术被旁人曲解,怎么能不郁闷呢。但凡精通茶道的人,都有自己的讲究,有人不见知己不奉茶,有人坐拥好茶乐得分享。与喜欢喝茶的人来说,一是认为吃茶忌讳豪饮,二是对茶的泡制极其严格,对茶的味道极其敏感,讲究好水。

品茶之道为“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喝茶贵在浅,小杯淡茶,一口为品。孕育感情地喝一小口,品出茶的精髓,茶的真谛,茶的境界。

你看妙语在请喝茶时,给宝钗用的是“瓠爬箪”,给黛玉用的是“点犀盏”,笑斥黛玉是俗人,将梅花雪水误识为“旧年雨水”;给贾宝玉自己平时常用的茶杯绿玉斗,笑骂宝玉海饮的行为,讲品茶之道。黛玉、宝玉这些主人家的公子小姐,都被这佳人不顾情面,热潮冷讽,就更不用说刘姥姥这粗俗的乡野农妇。刘姥姥喝茶时,“便一口吃进,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连犯两条,最终被妙语借口“吃过的茶杯脏,吩咐人搁在外面,不要了”。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人的舌头的是软的,能屈能伸,能反说也能正说,但凡人们稍有些本事的,大多都有些脾气,这与他们就叫做个性,而对普通人而言,就会被认为是臭毛病。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我还是原来那个乾州碎娃,只不过把“碎”换成了“蕞”(乾县人读作suì)。写文化散文,让散文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读乾州蕞娃文章的时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长知识。

相关文章

  • 【随笔连载】品茶论道(三)

    (二)饮茶应知的常识——喝茶与品茶 今天中午上班时,拿了别人送给妻子的玫瑰花茶。据说这茶有清热解毒、促进代谢、和肝...

  • 【随笔连载】品茶论道(四)

    在今天的日更之前,首先要插播一条喜讯,因为我收到了来自于简书团队的礼物,一本闫泽华先生的《内容算法——把那内容变成...

  • 品茶论道

    今日闲暇与文君造访吴总于广饶恒丰大厦,主人勤快,客人不俗,相见甚欢,落座煮茶,环视厅内,四壁悬有大师书画,有茶禅一...

  • 品茶论道

    易知奥数“品茶论道”活动举行,狼团共商奥数发展大计。 2017年4月1日, 易知奥数团队前往成都市沉香山馆品...

  • 品茶*论道

  • 品茶论道

  • 品茶论道

    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都有很多享不完的事。生命的存在首先有事大脑思维的不断活跃吧,悟道之人人应该就是控制大脑在什么情...

  • 品茶论道

    (一) 茶 被誉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 品茶论道 已成为一种优良传统 现实中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

  • 伴山火堂

    环境优美,琴声悦耳。 修身雅性,品茶论道。

  • 【随笔连载】饮茶论道

    (一)饮茶有感 看到茶叶在沸水中翩然起舞的时候,我就想到了飞蛾扑火,也想到了“戴着脚镣的舞者”——教师。 其实,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连载】品茶论道(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xe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