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人的思维星际--1
最近几年,各大行业都在说转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一个话题就又被老调重弹,那就是“你现在的岗位到底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你会不会成为互联网下的新一批下岗职工?”“人到中年的我们如何保住饭碗?”
如果每个人的头顶都有一个焦虑指数条,可以想象,每一次出现这样的标题,某些人头上的指数条都会蹭蹭蹭的往上涨。害怕真的有一天这件事情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那么,这件事情到底会不会来呢?
答案特别肯定,会,一定会,一定比你想象的更快的到来。
好,我们现在来看一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第一步,把所有的问题换一个问法。
我现在的岗位如果被人工智能替代,我还能通过哪些技能或途径生活?
互联网环境下,我需要具备哪些新的技能或知识储备?
中年的我如何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这样的问题,不是焦虑,不是质问,而是带着目标的思考。所以我们常常会说那样一句话,问题问对了,事情就解决了一半。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依赖外部力量,更多的考验自身,如果问问题的人真正想解决问题,摆脱焦虑那么接下来就是行动方法,结果考察,纠偏,再行动的正向循环了。
第二步,回答第一步的问题,先要穷尽自己的答案(当然如果您能够将小伙伴们聚集在一起头脑风暴一下,那就更好了)
比如对于第一个问题,我的作为一名咨询顾问,讲师,我需要增加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大量的阅读、学习新的知识、将经典的管理、营销理论与新环境的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在课程和咨询中加入游戏化、可视化的元素、重新迭代自己的知识体系、更新课程、写作......
第三步,将第二步列出的答案进行排序,选出最重要的前三个。作为为未来准备的部分,这里都是重要且不紧急的部分,所以,更多的是对自己未来的影响有多大。排序可以按照两个维度,第一个是现实实现的难易程度,第二个是对未来影响的大小。
对于我来说,难易程度最简单易行的前三件事情是写作、更新课程、增加游戏化、可视化的元素
最重要的三件事,将经典的管理、营销理论与新环境的实践进行有效结合,重新迭代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加互联网工具的使用
哇,没有重复,完全不同的六件事情都上榜了。我接下来要怎么做?
第四步,投资时间,将目标之间通过实际行动进行结合。
我的做法是:通过写作的方式重读经典著作,用经典理论分析现实案例,找出差异性和共性。
将分析后的案例更新到课程当中,并结合游戏化、可视化的元素并建立可以广泛传播的视频微课。
既然是投资时间,那就要给出自己的时间分配,比如每天1小时,或是每周7小时。
第五步,行动监督和反馈
行动监督是要建立一些量化的行为指标的,比如每天发表一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每周制作三个小微课等等。
说了这么多,我可并不是要告诉大家我是怎么做目标分解和时间投资的,而是想强调“思维模式”的重要性。未来,至少是在可见的几十年时间内,人工智能可能还不能实现联想、情感沟通、团队管理这样的工作,但简单的重复性操作,有明确标准的操作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且7*24小时高效、无抱怨、只用支付电费即可。这在解放我们双手的同时,也对我们的脑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思维模式,解决问题的路径,沟通表达的逻辑结构都将影响我们今后几十年的发展与成长。
10年后,你凭什么不被淘汰?
我希望的回答是,我已经为未来40年做好了准备
我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自我颠覆,不断迭代
你每天看到的,都是一个新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