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书单
两次阅读,两次不同的感觉——重读冯唐《活着活着就老了》

两次阅读,两次不同的感觉——重读冯唐《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 薄雾浓熙 | 来源:发表于2017-10-05 15:34 被阅读0次

今天刚刚读完冯唐的《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第一次还是三年前。之所以第二次读它,是随机的选择。这几天在读《宇宙的最后三分钟》,书只有147页,但是类似科普读物,好多词汇都不懂,需要一字一字的阅读,读的很慢,4天才看了80页,所以心情很差。为了转换一下心情,在书摞上随手拿起一本书来看,就是冯唐的这本《活着活着就老了》。

两次阅读,两次不同的感觉——重读冯唐《活着活着就老了》

我早忘记这本书中写的是什么,只记得书中写了很多的作家作品以及当时对这书的喜爱。

第二次阅读它,我以为我还能体会到那种喜欢,但是这次没有。第一次阅读它,觉得冯唐的文字大胆,新颖,有自己的风格,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文字,从没见过这样的点评他人书籍,从没见过这样写自己读书感受的。当时对自己冲击蛮大的,我也向别人推荐他的书。这次阅读它,我感受到他读了许多书,有自己的风格,这些从书中很容易看出来。这些没有让我感到新奇,我感受最多的是一个字“痞”,有种从老司机身上传来的痞气。

        我坚持看完了,这是我的习惯,我不喜欢看一半留一半。看完后,我开始思考:三年时间,同样的一本书,为什么给我的感受完全不同?我想了许久,因为不得出结论我会很难受(可以理解成强迫症的一种体现)。

          原因可能如下:

一、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同。

      三年前,之所以买冯唐书、看冯唐书,那是因为媒体都在捧他,他的书在当时算得上是畅销书了,我在这种氛围下买了全套。

      在周围人都说这本书好看时我读了它,觉得不错。我现在在想,当时的想法是不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家都说好,我要是觉得不好是不是显得我很异类!

      我无法知道当时的感觉是出于本心还是环境影响下的结果。这次没有媒体的轰炸,我理性的去阅读它,发觉它不是很契合我,我想我不会阅读第三次了。

二、时间改变了我。

      三年前,我二十四岁,和现在比起来肯定幼稚了一些,没有现在的成熟,却比现在有活力许多。二十四岁,我不会去思考我要读什么书,只是每天看网络小说。二十七岁,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开始阅读经典,开始思考人生,思考生活。

        时间不仅会在脸上留下痕迹,在思想上也会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不会明显的告诉你你成熟了,它需要慢慢的体会。

        我得感谢这第二次的阅读《活着活着就老了》,没有这二次不同的体会,我不会剖析自己,不会品味生活,感谢!感恩!

        所以,过个几年,重温那些给过你感动、温馨、悲伤、痛苦的书,不论是何种感受,只要当时强烈的触动你。重新阅读它,对比一下,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也是阅读带给我们的独特的体验。

相关文章

  • 两次阅读,两次不同的感觉——重读冯唐《活着活着就老了》

    今天刚刚读完冯唐的《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第一次还是三年前。之所以第二次读它,是随机的选择。这几...

  • 用文字打败时间

    今天读冯唐的《活着活着就老了》。 活着活着就老了,说得太实话了。书的封面是冯唐的照片,照镜子,皱眉,抿嘴,摸胡子,...

  • 看看哪些著名的大师在看哪些书?

    藏书馆,拥有主宰自己的力量 06《活着活着就老了》 冯唐 《活着活着就老了》,著名跨界作家冯唐的经典杂文集。里面有...

  • 踏着岁月,我们慢慢活

    阅读书目:《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冯唐 这是冯唐献给江湖的一本武林秘籍,嬉笑怒骂中又藏着高深的武功秘诀。冯唐位居...

  • 《活着活着就老了》-冯唐

    一个感慨,作者真牛X。 很难看到理性与感性融合得如此之好的人。 江湖气重,但又有西装革履的...

  • 冯唐《活着活着就老了》

    我们怕疼 最近在看冯唐的《活着活着就老了》。 很新鲜,看着看着时不时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好几篇文章里他都提到亨利?...

  • 《活着活着就老了》冯唐

    读完冯唐的这篇随笔好多天了,可,迟迟不想写读后感,为自己年少荒废时光不禁悱然,也被冯唐不羁的才气,深深震撼。当然...

  • Monthly Reading|4th 1月读书荐书——关于老男

    本月读了三本书,都是粗览。 一、《活着活着就老了》,冯唐,阅读时间4小时左右,自评3.5星 冯唐和他的书很有名,很...

  • 【Reading147】活着活着就老了

    【Reading147】活着活着就老了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2010年4月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唐。 《...

  • 冯唐<活着活着就老了>摘录

    文字这件事,需要幼功,少年时缺少熏陶和发展,长大再用功也没多大用。 文章需要寂寞,文章自古憎命达。 谁写文章不是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次阅读,两次不同的感觉——重读冯唐《活着活着就老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qk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