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京半年多,认识了一个朋友,暂且叫他小A。小A是一名理发师,说理发师其实过誉了,就是一理发的,书没读好,十几岁出来打工,发现理发这行不错,整天在屋里坐着,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赚钱也不少,于是就找美发学校学了学,这一干就是八九年。嗯,我就是去店里理发认识的他,简单聊了聊,发现竟是老乡,于是互留了联系方式。
平日工作紧张,尤其在帝都,你知道,生活压力特大,所以,一逢上周末,就想出去转转,缓解下心情。上个周末,还是上上个周末,反正那日是个晴天,阳光非常好,没有雾霾的帝都,谁不想出去撒欢?于是我联系了小A,他答应得倒爽快,不一会儿我们就出发了。
本来计划去故宫,来北京那么久,如此著名的景点都没去过,我打心眼儿里鄙视自己。于是征求小A的意见。
我说:咱们去故宫吧?
他意兴阑珊:前年我去过了,就是一大园子,跟咱老家盖的庙一样,没意思。
我搬出plan B:圆明园怎么样?
他呵呵两声:更没什么意思了,一破地儿,残砖断瓦的,有什么可看的?关键是那里超级大,逛一圈儿能把你累死。
我很没自信地建议道:那,咱们去南锣鼓巷好不好?
他抱着怀疑的态度说:你查过没有,那里有什么好玩的?
一看有希望,我立时雀跃起来:有各种胡同,走走看看,可以感受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啊,而且还有各类美食,比如什么——
他打断了我,似乎有些无奈:好吧,看看吧。
转了两趟车,终于抵达南锣鼓巷。一看到南锣鼓巷的牌坊,我就掏出手机赶紧拍照。
小A站在一旁,满脸的不耐烦:你还走不走?不走我先进去了!
我说:你等我拍两张,留个纪念,同时发发朋友圈。
他窃笑道:又发朋友圈,真搞不懂你们,整那个朋友圈有什么意思?你乐意发,人家兴许不乐意看呢。
毕竟刚认识俩月,不想争执,我匆匆拍了几张就跟他进去了。
原以为他会有点兴致,怎么说都是第一次来。不承想,刚走了半条巷子,人家就开始不耐烦了。巷子两旁有很多小店,我一一进去看,他一一站着等,像根柱子一样杵在门口。途经齐白石旧居,也是我一个人进去的。嗯,如你所料,他说:不就一四合院吗?闭着眼睛都知道里面啥样子,没意思。
结果就是,如此逛了几家店,我也被磨得没多少兴致了。于是买了点吃的,匆匆打道回府。是的,匆匆。本来是一次游玩,搞得比上班还赶。
此后,我再没跟他出去过。
最近一次联系是,他来家里找我吃饭。
吃饭的空当儿,不知我哪根神经搭错了,又建议他:哪天咱们去看电影吧,《寻龙诀》很火的。
他又露出那副不耐烦的表情:看电影?还不够浪费时间呢,再说了,影院里那么多人,没意思。
吃完那顿饭,直到今天,我没再跟他联系过。
我还有必要跟他联系吗?就为了认个老乡,让他一天到晚给自己灌输“这没意思那没意思”的思想?
你们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没意思先生”、“没意思小姐”吧?对于生活,他们似乎从来就没有“参与感”,除了吃喝拉撒睡,除了上班挣钱维持日常的吃喝拉撒睡,就没有别的兴致了。去一趟西湖说没意思,逛一遍长城说没意思,爬一次泰山说没意思,吃一张山东煎饼说也就那样,喝一碗淮南牛肉汤说不过如此,一出口就抱怨,不抱怨不出口。碰上这样的人,我他妈真想一嗓子吼过去:活着也没意思,你可以去死了!
我很怀疑,像这样的人,他们到底有没有生活,充其量只是活着吧?他们从来就没有沉浸到生活中去,去观察,去体会,去享受。看见什么,首先都是一副审视的态度,一副怀疑的态度,而非抱着兴致去参与,去体验,到最后能不“没意思”吗?长长的一辈子,走马观花就过去了。走到生命尽头,要咽气的那刻,我都替他们想好了OS:上学、工作、娶妻、生子、变老、等死,这一生有什么意思?一生过得就像车间流水线,到了某个年龄段,就机械地摁摁按钮。
你是个人啊,不是混吃等死的动物,请尊重你作为一个人的本能,去感受,去体味,去爱,好吗?如果可以,我真想一秒马景涛附身,去喊醒他们。不是这没意思,那没意思,而是你没意思,不是这不好玩,那不好玩,而是你不好玩,不是外界贫瘠,而是你内心贫瘠。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它一定是本需要精读的书,一字一句都要细细品味,慢慢推敲,而不能翻翻就算。人生有且只有一次,你有且只有一本书,这本书有且只有一次打开的机会,怎能翻翻就算?
这一生你走得如此仓促,难不成就为了死?
2015.12.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