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初鉴 五十九

作者: 南川子 | 来源:发表于2020-11-18 20:13 被阅读0次

引:蓋心之本體自是廣大底,人不能‘盡精微’,則便為私欲所蔽,有不勝其小者矣。故能細微曲折,無所不盡,則私意不足以蔽之,自無許多障礙遮隔處,如何廣大不致?

南川子曰:言虽如此,然人焉能无私欲哉?人无私欲,其为人乎?圣人能去私欲,故以圣称于世。其圣也,去人也远矣。故人多尊圣贤如神仙,故能知去私欲则神仙也,不能去私欲则人也。

引:又問:“精微還是念慮之精微?事理之精微?” 曰:“念慮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也。”

南川子曰:此话尚不能解。如何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耶?盖事理非念虑不能明,故无念虑之精微则无事理之精微,此二者如币之两面,不可缺一,故先生有此说。然果如是乎?吾尚不能知。

引:先生曰:“今之論性者,紛紛異同,皆是說性,非見性也。見性者無異同之可言矣。”

南川子曰:何谓之见性?见性之本体也。性之本体无善恶,所以别善恶也。此本体人人皆有,人人皆通,故曰无异同可言也。

引:問:“聲、色、貨、利,恐良知亦不能無。” 先生曰:“固然。但初學用功,卻須掃除蕩滌,勿使留積,則適然來遇,始不為累,自然順而應之。良知只在聲、色、貨、利上用功,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毫發無蔽,則聲、色、貨、利之交,無非天則流行矣。”

南川子曰:虽然,亦难也!声、色、货、利之心,人皆有之,岂是说去就去的。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功,若能识得其中利害得失,能致良知,亦可谓善矣!然其也难,有迷途之虞,非有大定力、大智慧者不能为也。

庚子年九月廿四

2020.11.09于北京作

相关文章

  • 《传习录》初鉴 五十九

    引:蓋心之本體自是廣大底,人不能‘盡精微’,則便為私欲所蔽,有不勝其小者矣。故能細微曲折,無所不盡,則私意不足以蔽...

  • 《史记》初鉴 五十九

    引: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 南...

  • 《传习录》初鉴 六十

    引:先生曰:“吾與諸公講‘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講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諸君聽吾言,實去用功,見吾講一番,自覺長...

  • 《传习录》初鉴 十九

    引:曰:“然則善惡全不在物?” 曰:“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動氣便是惡。” 南川子曰:物无善恶,因人而异。彼以为善...

  • 《传习录》初鉴 十八

    引:後世不知作聖之本是純乎天理,欲專去知識、才能上求聖人,以為聖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須是將聖人許多知識、才能逐...

  • 《传习录》初鉴 二十

    引:又曰:“‘疾沒世而名不稱’,稱字去聲讀,亦‘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意。實不稱名,生猶可補,沒則無及矣。‘四十、...

  • 《传习录》初鉴 卅三

    引: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南川子曰:欲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引:曰:“靜未嘗不動,動未嘗不靜。戒謹恐...

  • 《传习录》初鉴 四十

    引:苟不‘志道’而‘遊藝’,卻如無狀小子,不先去置造區宅,只管要去買畫掛做門面,不知將掛在何處? 南川子曰:好做表...

  • 《传习录》初鉴 卅四

    引:曰:“功伕不離本體,本體原無內外,只為後來做功伕的分了內外,失其本體了。如今正要講明功伕不要有內外,乃是本體功...

  • 《传习录》初鉴 卅七

    引:問“知行合一”。 先生曰:“此須識我立言宗旨。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初鉴 五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ch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