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了情绪ABC理论。A是指诱发事件:特定情形和特定人;B是指你对诱发性事件的信念;C是指你的感受和行为。
同一个情景,同一个事件A,不同的人理解、评价和解释是不同的,会有信念B,得到结论C。同一个事件A,不一定产生的结果只有C,它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比如C1、C2、C3。
为什么会有前因到结果会有不同的行为,就是因为中间一定透过一个桥梁,就是这个B。这个B是桥梁,就是我们内在的信念,信念模式,以及对这些情景的评价和解释。因为我们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社会和学校教育等,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评判标准、情绪、行为。形成了属于你才有的信念B。
而诱发事件A:它令你感到烦恼。可能是内部的,也可能是外部的;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想象的。可能是过去的、现在或未来的事件。这些事件包括两类:一类天灾人祸,另一类是日常的烦心事、无可奈何的感觉、难以做的决定、难相处的人、担心等。
最后导致结果C:指你的感受和行为。你的情绪是否是否有:烦燥、愤怒、抑郁、内疚、沮丧、受伤感、戒备、挫败、嫉妒、威胁、恐吓、不想见人、拖延、回避、敌意等。
以上就是你在面对事件时,为什么会有情绪,情绪的产生是人的一种本能,并不是你不是你不想要就不会来到你身上。面对情绪,如何与它和平相处,并通过合适的方式疏导,让自己的生活不受情绪所困,做好这三步才是有效的管理情绪,你能实现情绪自由!
一、情绪管理第一步:面对情绪自我关怀
1、停下、深呼吸放松、标注情绪:
2、定位情绪(身体有反应部位):
3、面对情绪引起不适的部位,不对抗;软化-安抚-允许:
当你面临情绪的时候,大部分人很容易觉察到心理不舒服,忽视了身体的影响。因为身体不舒服,不会马上显现出来,是经过长时间的情绪表达才形成的。比如胸闷、肩颈疼痛紧绷、头痛、胃痛。。。等。
当你再次遭遇情绪时,可能那个当下让你方寸大乱,不要着急,停下所有的行为,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呼吸越深越好,最好能用腹式呼吸或隔膜式呼吸。因为呼吸练习,可以使你的副交感神经兴奋并起松驰作用,而且使神经系统趋于平静。
回想一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跟什么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给这种情绪一个名字。比如,愤怒、悲伤、焦虑、愧疚等。如果你不确定是什么情绪,你的思维会飘忽不定,甚至很混乱、心慌。
这时候身体哪个部位是最强烈的?是头痛、身体紧绷、胃痛、憋闷、还是恶心等。这是你身体在承载你的情绪。
最后,把注意力放在这个不舒服的身体部位。让这个部位软化、放松。你可以把手放到那个部分,感受温度和放松。你也可以跟自己对话:你接纳此时此刻的头痛、胃痛,不管身体感受到什么,都是此时此刻的我自己,我接纳你。
二、情绪管理第二步:探索情绪背后的需求
请把你今天或过去困扰你的事件、情绪,追溯其背后的需求,按下面的提示记录在纸上。
1、引起你情绪波动的事件是什么?事件背后你想要什么?你需要什么?
2、这件事情带来的是悲伤、愤怒、难过、内疚、恐惧、羞愧、失望?
3、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4、我究竟想要什么?
5、到底是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才导致这样的情绪?
三、情绪管理第三步:找到你的束缚性信念
信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说是信仰。它们都是你相信但看不见的东西,它能带你聚集能量,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从大的意义上说,它可以包括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从小的意义上讲,它也影响着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为人处事:它决定着我们获取成功的方法和心态,影响着你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特别是不合理情绪信念。
想象一下,你最近焦虑、烦恼、担心的事。找到那些导致焦虑和过度担心的观念/信念,在这些观念/信念中,你是否习惯用“应当”“应该”或者“必须”“一定要”这样的句式?
比如:
我“一定”要做得比别人好,才能开始下一步行动。
我“必须”让这些刚认识的人印象深刻。
我对人很好,所以他们“一定”不能对我不公,如果他们真的这么做,那就太可怕了!
我“必须要”表现完美,才能让家人开心。
我“一定要”考过这个课程,否则我太没用了。
在什么情绪下可以觉知到这些信念呢?在你负面想法、负面情绪到来时,你可以觉察这些束缚性信念,是否经常影响你的思维或行为,如果有把它们记寻下来。可以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思考?
或者,你可以用以下这些词来反驳你的束缚性句式:我“愿望、希望、欲望、可以”
阳兰心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