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肚子
如今,有钱有闲了,人们便变着法子寻欢作乐。
“六·一”,原本是儿童们的节日,与祖辈们似乎无关,谁料想,祖辈们现在倒成了主角儿。
他们或同学,或战友,或以类聚的情趣相投者,云集在一起,统统装扮成老气横秋的顽童,红领巾在胸前飘荡,行着队礼,“荡起双桨”。
他们个个煞有介事,看似神情肃穆庄严,实则忍俊不禁,若其中一人失笑,则全队成员即刻如孩童般,天真无邪,狂笑不止。
这便是中老年人欢度儿童节的目的所在,也是他们寻欢作乐、调节乏味生活的一款兴奋剂。
我不反对中老年人以此方式取乐,如今他们有钱有闲了,完全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为让自己快乐才是硬道理。

我也有一群这样的朋友,偶尔,我们也如此取乐。但我认为这种取乐简单、肤浅、直接,极易消失。
我更推崇灵魂深处或是骨子里的那种原发的附体的快乐。
那天我和先生由机场乘网约车回家时,费用是他们定好的,司机师傅欲走高速,要我们每人再另加钱,按说是他的一厢情愿,我们拒付完全在理,可看到那位胖师傅,大热天的,挣点钱不容易,我们即欣然接受,并在付款时,先生还多给了几元,给他凑了个整数。
先生的这一举动,让那位师傅异常感激,连连呼:“这种事从来没有过,你们真是好人!”
先生笑答:“多给这几元钱,我少不了什么,你也多不了什么,但却是我们对你辛苦工作的尊重!”
如此,一路上欢乐、祥和的气氛,可想而知。
鲐背的婆婆也是个老小孩儿,她喜欢吃粽子,昨天下午我主张,让婆婆吃着粽子过“六·一”。
于是,晚上去超市把包粽子的食材备好,连夜赶包出来、煮上,早上打开锅,粽子香飘满屋,送到婆婆家里,婆婆尚未起床,看到粽子,立马似孩子般笑逐颜开,赶紧洗漱后,吃了两个大粽子,边吃边说:“好吃!好吃!真是好吃!”
先生又给婆婆剥了几颗由远在无锡的茉莉姑妈快递来的苏州名品赛蜜甜的“白玉枇杷”,婆婆乐得简直就是个孩子。
一年级学生的茉莉,这次作为第一批少先队员光荣的加入了组织,让姥姥姥爷十分开心,又是红包奖励,又是语言勉激,让茉莉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
有老有小,乐她们之乐,与她们同乐,这才是身心俱爽的寻欢作乐!
网友评论